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方面,多有脑卒中病史。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学“痴呆”、“呆病”范畴,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本病常发生于中风反复发作之后,故其在临床辨治过程中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脑髓空虚,痰瘀痹阻,神机失用为血管性痴呆病机关键
血管性痴呆是在中风病的基础上发生的,病位在脑。明・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云“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说明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其有赖于大脑精髓的濡养。从生理上讲,脑为奇恒之府,精髓之海,贮藏精血,宜实宜满,满则邪不能害,故满而不泻也;同时,脑为元神之府,清静之所,宜清宜静,清则神藏,静则神安。所以说脑为奇恒之府宜实宜满;脑为元神之府宜清宜静。反之,髓海空虚,空则神浮,虚则邪害,浊邪害清,元神受损,则神机失用。由此可知,脑病病性不外虚实两端,虚责之于脑髓空虚;实为痰瘀浊毒内蕴。血管性痴呆就是由于中风日久,若体瘦阴虚之人,则肾精更耗,使髓海空虚,脑髓失养,神机失用;若脾虚湿盛之人,其气血亏虚,则精不化气,精从浊化,痰浊蒙蔽清窍,窍闭神匿,神机失用,灵机记忆皆失而形成的。其病本在于肾精不足,脑髓空虚,其标在于痰瘀浊毒内蕴,虚实夹杂,相兼为病。病位虽然在脑,但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而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荣于头,以成七窍之用,脑为髓海,赖肾精以发育形成,并受肾所藏之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的濡养。若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无以填髓充脑,致脑髓不足,神失津液之濡、精髓之养,致机灵、记性皆失;或劳伤心脾,则气血乏源,无以上荣脑窍,髓海空虚,神明失养,而致呆滞善忘;或肺失治节,脾失运化,肾失主水,则水湿不化,痰湿内生,瘀阻血脉;加之本病发生于中风之后,由于脑脉痹阻,痰瘀浊毒,蒙塞清窍,扰乱神明,致脑失清静,神机失用则发为血管性痴呆。
(二)养精益髓,清邪开闭,调神益智为血管性痴呆基本法则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纵观诸辨证施治之法,不外从五脏着眼,从脏治脑,明察正虚邪实,灵活处方。一些学者从审因论治的角度出发,既注重痴呆发病的共性,又注重发病的特性,强调痰浊血瘀在该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把“治痰即治呆”、“脑髓纯者灵,杂者钝”等古人治疗“呆病”的认识与现代对痰瘀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性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成为治疗本病的常法,各种针刺治疗方法都没有脱离以上这个范围。
我们认为脑为髓之海,非养不满,脑病易虚非养不实;脑为元神之府,非清不静,脑病易闭非清不开。故脑病易虚易闭,治疗当牢记“清”、“养”二字。
血管性痴呆以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为病证特点。虚者多因肾精不足,脑髓空虚;实者多因痰浊蒙窍,瘀阻脑络。因此,临床辨证施治时,既要注意肾精亏虚,髓海不足的一面,又要注意痰瘀蒙窍的一面。根据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情虚实之偏重,养精益髓补其虚,清邪开闭泻其实,或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碍邪,总以“调神益智”为首务。同时,因中风发生于痴呆之前,还应注意中风一病的治疗。
(三)“调神益智针法”为血管性痴呆基本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的病机关键是“阴虚为本,痰瘀为标”,精亏髓少;痰瘀浊毒,贯穿于疾病全过程。证有虚实两型,虚为肾精亏虚;实为痰浊蒙窍。治疗或补肾滋阴,或豁痰祛湿,或滋阴、豁痰并施,临床根据患者病情虚实偏重之不同,而分别采用“滋阴调神益智针法”和“豁痰调神益智针法”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