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研究深入,尤其在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例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锥颅穿刺血肿吸除或碎吸术、脑室外引流术以及卒中单元的建立均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在此不作赘述。
祖国医学将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这两种类型中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若论中医治疗,当首宗辨证,以神志清楚与否辨属中脏腑,还是中经络,分而治之。以往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宜针刺,但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观点已经改变,20世纪80年代即有脑出血急性期针刺哑门、风府疗效确切而安全的科研报道。针灸、中药治疗中风也要争取时间窗,即尽早进行针灸治疗,以利于肢体、语言的康复。我们通过对诸家医籍的研究分析,结合数十年临床心得,探讨和整理了中风病的分期辨证规律和针药治疗规律。
(一)脏腑功能失调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
《内经》以降,对中风病历代医家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虽众说纷纭,但离不开内、外风之说。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认为中风是真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所致。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逐步形成 “风”“火”“痰”“气”“瘀”“虚”的中风病因病机观,其中,“风”包括外风等气候变化因素和内生肝风两个方面;“火”包括肝火、心火、气郁化火等;“气”包括气郁、气怒等七情情志因素;“痰”包括痰湿内生以及肥人多痰等;“瘀”包括血瘀和离经之血瘀阻于脑内等;“虚”包括气虚和肝肾阴虚。完善了中风发病学说,是对中风病因学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认为中风多由于或年老体衰,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气血亏虚,或嗜好膏粱厚味及烟酒,使脏腑功能失调。若为肝肾阴虚之体,则阴不制阳,阳亢于上,阴亏于下,遇诱因触动,如气候变化、五志过极等,使肝阳暴张,内风动越,或风火夹痰内窜经络;或气血逆乱,上犯脑脉,清窍闭塞发为中风。若为气血亏虚之体,或气虚运血无力,血脉瘀滞,痹阻脑脉;或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血流不畅发为中风。若为痰湿内蕴之体,或痰浊内生,瘀血内停,因痰致瘀,痰瘀互结,上壅脑脉,内滞经脉,痹阻气血;或痰湿内生,当肝风内动之时,痰湿借风阳上逆之势,闭塞清窍;或痰湿蕴久化热,痰热互结,夹风阳上扰清窍,痹阻脑脉而发为中风。
总之,本病属本虚标实之候,脏腑功能失调,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为致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其病机转化,决定于风、火、痰、瘀等病邪与人体正气的盛衰,急性期邪气鸱张,脑脉痹阻,若正气不衰,借治疗之机使热清、风熄、痰化、瘀祛,则病情好转而趋愈;若正气先衰,邪气过盛,窍闭不开,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耗伤,元气败脱,则病情危重。恢复期,虽病邪大减,但正气已伤,尤其是年老体弱、髓海空虚之人,气血亏损未复,风、火、痰、瘀仍滞留经络,而每见半身不遂、口舌沸薄⒀杂镥可痴呆等证。
此外,中风初期时,热象多不明显,但内风煽动,痰浊、瘀血内蕴,阳气郁积,多有化热之势,若内热炽盛,不但灼伤正气,还能烁液成痰,甚则化风迫血,而加重气血上冲之势,这是中风病机转化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中风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血亏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痰浊)、气(气逆、气滞)、瘀(血瘀)六端,临证时,当牢记此六者,虽常相兼为患,证情复杂,但详加辨证,可谓万举万当。
(二)谨守病机辨证论治,临证分期施针遣方
中风病的治疗原则应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结合病程阶段,发病季节等因素,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即强调整体化和个体化治疗。所谓整体化治疗,要求我们在认识中风病时,应着眼于整体,调节全身,注意合并症的相互影响,而不单一地针对脑部病变,同时人与自然界也是统一的整体,所以也要因时制宜。此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发病情况也各有所重,所以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即个体化治疗。如临床见有肝风内动,又兼有经络瘀滞,当急则治其标,先以平肝熄风为主,待内风平熄,继以疏通经络,终以补益肝肾之法收功。又如既有气阴两虚,又兼气滞血瘀,腑实痰热,治当急用通腑化痰之法,使腑气通顺,浊邪得降,再用补益、化瘀相兼治之。
本病的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急性期指中风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类可至1个月;恢复期指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区别不同病期,能抓住各期不同的病理特点,给予有针对性地辨证施治,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总之,中风一病,病情千变万化,牵及多个脏腑,虚实夹杂,寒热交错,阴阳易变。因此,治疗施针应权宜轻重缓急,随机应变,谨守病机,审因论治,据证立法,依法组方遣穴,做到理、法、方、药穴,完整统一,体现辨证论治之精髓。
1、针刺治疗规律
中风病病位在脑髓血脉,临证时,急性期根据神志清楚与否,而辨病属中经络或中脏腑。若神志清楚,而有半身不遂,口舌沸保镅藻郎糁芯纾洳∏榍幔∥磺常蝗羯裰净杳桑蚧桉挥铮橹宀挥茫糁性喔洳∏橹兀∥簧睢
(1)风中脏腑,治宜分清闭脱。
(2)风中经络,亦当调理脏腑为先。
(3)中风虽久,治亦勿忘祛邪。
(4)中风并病,治分主次先后。
2、中药治疗规律
1、急性期
(1)中经络
A、风痰瘀阻型。以痰瘀痹阻经脉为其病机关键,以半身不遂、口费藻馈⒀T翁刀唷⑸喟档Ρ“谆虬啄濉⒙鱿一嬷ひ恪A僦な保本萆嗦觥⒅⒆匆员姹鹛底恰鲅嶂兀蛞曰滴鳎蛞造铕鑫鳎蚨卟⒅亍=砸造畛叼鑫孜瘛H欢靡┎灰斯谛廖略炅遥悦馍鸲纭
B、风痰火亢型。以肝火偏旺,阳亢风动,横窜经络为病机关键,以突然发病、心烦易怒、痰多而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常在发病后一星期内变化较多,治疗以平肝熄风为先。此期应注意合理应用金石介类等重镇降逆之品,若阳亢风动之重证,非金石介贝之重镇,不能潜其阳、熄其风。此型病人情绪易于波动,要注意避免情志过激加重病情。据王永炎院士经验,此类病人复中前先以舌象变化最为突出,舌质红绛,舌苔逐渐剥脱,甚至光净无苔,说明阴虚加重,胃气虚衰,此时发生复中的危险性很大,应以大剂滋阴潜阳之品,杜绝内风煽动之源,若舌质逐渐变为淡红,生出薄白苔,说明阴虚好转,病有转机,则能达到预防复中的目的。
C、痰热腑实型。本证病情较重,以痰热阻滞,腑气不通为病机关键。以头晕头痛,腹胀便秘,痰多口臭,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治疗虽以清热化痰为所必须,但往往难取速效,唯通下法可迅速荡涤腑中积滞,腑气通畅,则邪热下泄,痰火随之而去,气血疏布,诸症好转,所以正确掌握和运用通下法是治疗本证的关键。一要掌握通下的时机,下不厌早;二要掌握通下不宜过度,以大便通畅,痰热消除为度;三要知晓此证此法易伤津耗气,故当少佐甘平、滋阴、益气之品。
D、阴虚风动型。本证风动之因在于肝肾阴虚,以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故在加用金石介类潜镇之药的同时,应重用滋补肝肾精血之品,使肾精得充,肝得涵养,则肝阳不致亢而为害,内风之源得以澄清,要时时牢记肝为刚脏,非柔不克,肝喜条达,非顺不调的特点,灵活用药。
(2)中脏腑
A、闭证
a、风火上扰清窍型。本证为阳闭之轻证,风阳火邪上扰神明是其基本病机,常有逆传心包、内闭清窍之趋势。因此,祛邪以防窍闭是治疗的关键。待病情稳定,神志转清,再重点调理气血,以促进半身不遂等症的好转。
b、痰热内闭清窍型。证为阳闭之重证,既可初发,也可由痰热腑实与风火上扰传变而来。其神昏、半身不遂起病骤急,多在顷刻之间,常因暴怒而发,病以邪热、痰浊、瘀血等实邪为主,故以祛邪为主,可予清开灵注射液等静滴。如积极救治,神志逐渐清醒者,可脱离危险,但致残率高,常留后遗症。若失治误治,常可转为脱证或变生他证,预后不佳。
c、痰湿上壅清窍型。本证属阴闭,邪为痰湿,非辛不散,非温不化,故治疗多选用辛开温化之品,如善于豁痰化浊、辛温芳香之菖蒲,专主祛风豁痰、通经络、开闭塞之胆南星等。但辛温燥烈,易伤阴动风,故不可过用,中病即止。
B、脱证
脱证为脑卒中之急危重证,常由闭证转化而来,若治疗及时,尚有化险为夷,脱绝之证转危为安之希望。临床闭脱二证常可互见互转,若闭证中出现汗出、遗尿等脱证表现,是病情恶化之征;若脱证经急救出现肢体强痉,脉弦滑,是正气渐复,正邪相争之象。对于脱证的治疗,历代医家多用参、附、桂之类,回阳固脱救逆。但中风之病,多因阴虚阳亢为害,或以气阴两虚为本,若用辛温大热之桂、附,更易耗阴伤津,致动风、动血、助火,甚则火助风威演生变症。当以西洋参、元参、枸杞子、黄精等药以补益固摄元气,养护真阴,阴中求阳,使阴复阳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