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
便血主要指各种原因因引起的小肠和结肠出血。
根据出血量多少可分为:
潜 血:少许消化道出血,肉眼看不到或不能分辨是否为便血,需通过化验才能判定。
少量便血:仅仅从肛门排少许血便,或内裤沾染少量血便
大量便血:短期内大量便血,24小时出血超过全身总血容量的15%--25%。
根据出血颜色可分为:
新鲜血便:颜色鲜红多数为接近肛门部位出血和急性大量出血
陈旧血便:颜色暗红混有血凝块,多为距离肛门较远部位的肠道出血
果酱样血便:颜色暗红混有黏液,是典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血便
黑便:又称柏油样便,为小肠或胃的缓慢出血
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
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感染、过敏性紫癜、维生素K缺乏、某些药物等
肠道自身疾病:小肠:急性肠套叠、肠梗阻、肠畸形等
结肠: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等
肛门:肛裂、内、外痔疮、肛周血管溜等
家长如何对待便血:
首先确定是否真的便血,要排除便中的红色物质可能由带色素的食物引起,如西瓜、西红柿、某些药物等。
判定便血的性质和量多少。如果短时期出现大量血便,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应紧急送医院抢救治疗。
注意便血时出现的症状,如果属于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出血,常常有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关节和皮肤出血等,也可能有平时周身磕碰出血或关节血肿等。肛裂时排便带血,为大便粘有少量鲜血,或便后肛门滴血,同时伴有排便疼痛,多数有便秘病史。一般经过保守治疗都能痊愈。如果是结肠息肉,多表现为无痛性血便,细心家长可发现大便条上有划痕或便条变形。怀疑肠息肉应当做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息肉及其部位,同时可以切除息肉。如发生急性肠套叠,在出现果酱样便的同时可伴阵发性哭闹不安和呕吐。此种情况非常危急,必须尽早去医院,否则,一旦耽误治疗,会发生肠坏死,甚至休克死亡。
小儿出现血便后,家长不要慌张,除上述应注意事项外,要保留血便,连同患儿一起到医院诊察,以便医生判别血便性质并及时做相关的化验。大量的便血,伴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快,神志不清或烦躁不安,要紧急求助急救车辆和救护人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