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形态如何,病变中出现钙化灶可能与甲状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目前普遍认为任何形式的钙化灶均提示预后不良。然而,微小钙化灶在甲状腺癌中非常常见,在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中出现率为26-70%。不过这些微小钙化灶容易与甲状腺胶质颗粒或慢性甲状腺炎常见的腺体纤维化混淆。而应注意微小钙化灶是小的强回声点(最多1毫米),无声影。与纤维化不同,它们是独立结构。微小钙化灶不形成互相连接的不规则条索。超声检查时,质密胶体颗粒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从而出现“彗尾征”,而微小钙化灶则保持静止。
2、结节/超声下局灶性病变的形状,即在横断面或者纵断面显示为“直立蛋形”或“纵横比>1”,更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估计约90%的病例具有这一特征,这是由于恶性病变跨越正常组织平面呈离心性生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