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遗传性肾癌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1例双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32-62岁,平均47.5岁。3例双肾癌,4例多发。2例诊断为VonHippel-Lindau综合征,6例诊断为家族性肾癌,3例诊断为遗传性乳头状肾癌。结果10例病人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和或肾癌根治术。1例未手术。随访12-114个月,4例发生肿瘤复发,1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死于其他原因,4例无瘤生存。结论遗传性肾癌发病年龄较早,有家族聚集现象,肿瘤双侧、多中心发病率较高,应该尽量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患者及其亲属应严密随访。
【关键词】遗传性肾癌;vonHippel-Lindau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Birt-Hogg-Dube综合征;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
遗传性肾癌报道较少,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点。本院1993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肾癌1025例,其中遗传性肾癌11例,占同期肾癌1.1%,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2-62岁,平均47.5岁。临床症状有:肉眼血尿3例,腰部疼痛3例,肉眼血尿伴腰部疼痛1例,肉眼血尿伴发热1例;无明显症状3例;贫血4例,肝功能异常4例,血沉加快3例。共发现肿瘤21枚,其中双肾癌3例,多发肾癌4例(包括2例双侧多发),肿瘤大小1.6-8.9cm,平均4.9cm。1例诊为视网膜血管网织细胞瘤,后发现左肾癌,右肾多发囊肿;1例左眼视网膜血管瘤行激光治疗后,发现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切除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双肾癌,上述2例诊断为VonHippel-Lindau综合征,6例诊断为家族性肾癌,3例诊断为遗传性乳头状肾癌。
11例均行B超、CT检查,8例行IVU检查,9例行肾ECT检查,4例行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检查。B超检查:11例均为边界尚清楚圆形或者类圆形肿物。9例B超表现为中低回声,2例较强回声;5例内部回声均匀,6例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液化。CT检查表现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边界清楚类圆形肿物,内部回升均匀或者不均匀,增强后有明显的强化效应。10枚肿瘤中心出现不规则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区域。肿瘤CT值为18-61HU,平均为35HU,增强后CT值为35-86HU,平均为62HU。IVU和ECT检查为肾肿瘤占位病变改变。4例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能均清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1~3级分支,其中1例显示副肾动脉。
结果
6例单侧肾癌:3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复发后行肾癌根治术。
4例双肾癌:2例同时性双肾癌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一侧复发后,行肾癌根治术;1例异时性双肾癌,先行肾癌根治术,术后随访发现对侧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复发后未手术;1例行双肾癌根治术,术后长期透析治疗。
1例发生转移,未行肾脏手术,转移灶病理证实为肾癌。
病理:8例为透明细胞癌;3例为乳头状癌。
11例病人,随访12-114个月,平均72.1个月。4例发生肿瘤复发,1例死于尿毒症,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其他疾病,4例无瘤生存。
讨论
一、流行病学
遗传性肾癌包括:
(1)vonHippel-Lindau(VHL)综合征
(2)遗传性乳头状肾癌(HPRC),
(3)Birt-Hogg-Dube综合征(BHDS)
(4)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1]。国内外缺乏确切的统计数字,发病率估计小于同期肾癌3%[2],由于对这种特殊类型肾癌认识不足,国内个案报道较多,本组中,遗传性肾癌占同期肾癌的1.1%。
VHL综合征是一组家族性、多发性、多器官受累的良恶性肿瘤征候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VHL基因突变所致,发病率为1/58100-1/13000,常见的多发肿瘤包括:视网膜血管网织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织细胞瘤、肾细胞癌或囊肿、嗜铬细胞瘤、附睾囊肿等[3]。50%的病人会出现肾细胞癌,肾细胞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7岁(16-67岁),并且75%的患者病灶为双侧性、多灶性,病理类型多是透明细胞型。本组2例VHL综合征,双肾癌占同期肾癌50%,肾癌占同期VHL综合征的2/3[4]。临床上仅有25%的患者能够确诊。确诊困难的原因可能在于:
(1)约50%的患者只表现一种疾病症状,致使相当多的VHL综合征不能确诊;
(2)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的漏诊或误诊[4]。
遗传性乳头状肾癌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7号染色体上的MET基因突变和本病的发生有关,患者常表现为双侧、多灶发病,发病年龄平均45岁[5]。本病不像VHL综合征,不伴有其他系统的肿瘤。病理上分级较低,血管相对不丰富,常伴有嗜碱细胞,预后相对较好。本组3例乳头状肾癌,分布于1个家系。
BHD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综合征,由位于染色体17p11.2上BHD基因突变所致,患者常表现为良性皮肤肿瘤,肾脏肿瘤和自发性气胸[6]。肾细胞癌的病理类型多是嫌色细胞型。PavlovichCP[7]报道了19个家庭30例病人,共发现肾脏肿瘤130个,平均每个病人6.5个,平均发病年龄50.7岁。本病罕见,本组未发现该病例。
家族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为有家族聚集遗传倾向,不像其他临床综合征,有其他器官受累的现象。诊断年龄相对较晚,肿瘤大多是孤立、单发病灶,相关基因的研究目前正在探索中[8]。本组6例,分布于2个家系。
二、诊治要点
遗传性肾癌有独特的流行病学、临床、影像学和生物学特点。
(1)发病年龄较早,多集中于30-50岁年龄段,本组11例,平均年龄47.5岁。VHL综合征患者肾癌的发病年龄最年轻,其次为遗传性乳头状肾癌,BHD综合征,家族性透明细胞癌。
(2)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有人诊断为遗传性肾癌综合征,亲属中发现肾癌者,高度怀疑遗传性肾癌的可能。
(3)多器官受累的现象较常见。VHL综合征和BHD综合征,常表现为多器官受累,发现肾脏占位,同时有相关脏器病变或者先前有综合征相关脏器病变者,高度遗传性肾癌的可能。本组2例VHL综合征患者先后3个脏器有病变。
(4)除家族性透明细胞癌外,肿瘤双侧、多中心生长较为常见。本组双侧、多发病例占45.5%,而非遗传性肾癌双侧的发病率仅为2-4%。即使在诊断时为单发肾癌,其发生异时性双肾癌的风险较大。
(5)遗传性肾癌有相关的基因改变。临床诊断目前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VHL综合征有VHL基因的突变,遗传性乳头状肾癌有MET基因的突变,BHD综合征有BHD基因的突变[2]。
手术治疗是仍是治疗遗传性肾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首选,复发后仍可手术治疗[1]。如果双侧肿瘤都较大,应该采用双侧肾癌根治术,术后采用透析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原因为:
(1)有肾癌家族史、VHL综合征及BHD综合征患者,因为异时性双侧肾癌和多发的风险性较大,往往在一侧肾癌根治术后,发现另一侧肿瘤,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国外学者多主张即使对侧肾功能正常,也应积极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
(2)遗传性肾癌的分级较低,生长缓慢[9],且大多数肿瘤直径小于3cm,一组关于96例VHL综合征和23例遗传性乳头状肾癌的患者的研究表明,52例VHL综合征患者和10例遗传性乳头状肾癌的患者中确诊时最大肿瘤直径小于3cm,直径小于3cm的患者都未出现转移灶[10]。对65例VHL综合征肾癌患者研究表明,实行保留肾单位手术,5年和10年肿瘤特异生存率高达100%和81%[11]。
国外最近有应用射频和冷冻疗法来治疗较小的VHL和遗传性乳头状肾癌,可以达到避免或者延迟手术的效果。
近年来发展的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段间血管的解剖、肾癌的节段性定位、是否存在动脉畸形和肿瘤与肾门血管、集合系统和肾实质的关系,从而帮助制定肾部分切除术方案,有利于术中控制肿瘤血管,避免肾脏集合系统的损伤,最大限度切除肿瘤[12]。本组1例显示出肾脏血管的变异情况。
三、预后和随访
虽然遗传性肾癌的分级较低,但是由于多中心、双侧发病几率较高,肿瘤的复发率较高,本组复发率达36.4%(4/11),应严密随访。遗传性肾癌多是遗传综合征其中的表现之一,由于多器官受累,总体上讲,预后不良。
如果家族中先证者的基因异常被证实,对有风险的亲属应该行基因筛选检查,发现突变基因携带者,应该严密随访,包括对肾脏和相关脏器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病灶[8]。目前在国内应用基因筛选还有一定的困难,一些遗传性肾癌的基因研究(家族性透明细胞癌)还在探索中,建议对所有遗传性肾癌患者及其亲属应严密随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