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蝶鞍综合症是指蛛网膜下腔伸展至蝶鞍内,使垂体缩小,压扁,蝶鞍扩大,可引起一定的临床症状,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垂体瘤手术后或放疗。
正常鞍膈孔仅容纳垂体柄通过。如鞍膈孔较大,垂体柄周围留有空腔,由于垂体包膜与颅内蛛网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脑脊液的搏动压力下,脑脊液可循此蛛网膜通道进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形成所谓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大多位于垂体之前方,将垂体压向后方而被压扁,最后紧贴于鞍背,使蝶鞍在解剖上成为空腔,并促使蝶鞍扩大。在颅内压增高情况下,如脑积水、脑瘤、良性颅高压、肥胖、慢性心衰时,则更有利于脑脊液挤入鞍内,促使空蝶鞍的形成。
垂体体积缩小时亦易促使空蝶鞍的形成,诸如:①经产妇多次垂体体积伸缩后;②垂体瘤自发性坏死变性后;③席汉综合症引起血管源性垂体萎缩;④垂体原发性萎缩如儿童垂体功能不足时;⑤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垂体增生经甲状腺素治疗后体积缩小等。
临床上以中年女性多见,可有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表现。视野障碍主要累及鼻侧或双鼻侧,不规则多变。部分病人可有内分泌症状如闭经泌乳或单纯泌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原发性空蝶鞍一般不需治疗,如并发脑脊液鼻漏应经蝶手术治疗,有明显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可作激素替代治疗。继发性空蝶鞍多见于垂体瘤手术后。空蝶鞍需与垂体瘤残余、垂体瘤复发、部分空蝶鞍合并垂体瘤相鉴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