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是指中脑,脑桥和延髓的损伤。包括原发性脑干损伤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指受伤当时直接发生的脑干损伤。
(一)受伤机制:
1、头部侧方着力,脑干为同侧小脑幕游离缘挫伤;前额部着力,与斜坡冲撞致伤;枕后着力,与枕骨大孔撞击受伤。2、旋转性损伤中,脑干遭受牵拉和扭转而受伤。
3、在挥鞭样损伤中,延髓与颈髓交界处受伤。
4、双足或臀部着地引起延髓损伤。
(二)病理:脑干损伤的病理变化轻重不一。轻者仅有显微镜下可见的点状出血和局限性水肿。重者可见脑干内神经结构断裂,局灶性或大片出血、水肿和软化。
(三)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多较严重,持续时间长。轻者轻至中昏迷,或嗜睡,重者深昏迷。
2、出现锥体束征和去脑强直:脑干损伤早期多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以后出现锥体束征,严重者出现去脑强直。
3、高热。
4、其他表现:瞳孔变化,双瞳不等大,大小多变;斜视、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
(四)诊断:伤后少数早期就诊患者,除出现典型脑干症状者外,大多数依靠CT、MRI、脑干诱发听觉电位(BEAP)诊断。CT脑干内灶状出血,表现为点片状高密度影,周围脑池狭窄或消失。MRI表现比CT更明显,此外腰穿出血性脑脊液也有助于诊断。
(五)治疗:昏迷时程较长的重度原发脑干伤,要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亚低温治疗。对于轻度脑干损伤的病人,可按脑挫裂伤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疗效,而对于重者,其死亡率很高,所以救治工作应仔细认真,要有长期的打算,且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密切注意防治各种并发症。
1、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酌情采用冬眠疗法,降低脑代谢;积极抗脑水肿;使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
2、全身支持疗法,维持营养,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褥疮。加强护理,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意识障碍严重、呼吸功能紊乱的病人,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至为必要,但气管切开后应加强护理,减少感染机会。
4、恢复期应着重于脑干功能的改善,可用苏醒药物,高压氧舱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和防治并发症。
(六)预后:重度脑干损伤病死率很高,几乎占颅脑损伤病死率的1/3,若延髓平面受创,则救治希望甚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