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月经前期)存在着垂体-性腺激素水平的周期性节律变化,乳房出现相应的增殖和复旧的周期性变化。
祖国医学认为,乳房在月经周期中的生理变化表现为经前充盈和经后疏泄。经前期之阴血充足,肝气旺盛,冲任之气血充盈,是乳腺小叶发生生理学增生。经后经血外泄,肝气得疏,冲任处于静止状态,是乳腺小叶有增殖状态转为复旧。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均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时要顺应生理阴阳消长的客观规律,治疗用药时各有侧重。
经前阴血下注冲任,肝体失养,肝气易滞,淤血易结,水湿易成,湿淤互阻之标实证在经前黄体期最为明显,故经前重于治标,以行气活血、利湿消肿为主。
经后阴血外泄,冲任空虚,应侧重于治本,以健脾益气,滋养肝血,才有助于乳腺的修复复原。
而临床中绝大部分患者用药混乱,经常是同时应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活血化瘀药物,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虽然短时间内可以改善乳腺疼痛症状,但是在月经后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无疑造成患者元气受损,造成病情反复发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