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晶腰酸腿疼是中老年人最常出现的症状,很多患者在没有详细诊查的情况下,往往自以为是戴上了“关节炎”的帽子,自行用药治疗。但教授提醒,同样的症状并不见得是同一个病,骨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膝关节前方疼痛,自称“关节炎”的患者,可详细检查发现,多数人患的是髌股关节紊乱症。
髌骨病症八成被误诊52岁的方女士就是典型的髌股关节紊乱症病人,几年前她发现自己上下楼的时候膝关节疼痛,但因为走平路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疼痛感,就未加重视。自己一直按关节炎治疗,又做理疗又按摩,但两年过去后,疼痛反倒加重了,就连走平路膝盖骨处也开始疼痛了,甚至不敢走路,这才求医,得到了确诊。
王卫明教授介绍,跟方女士有类似情况的患者不在少数,临床上,膝关节前方疼痛的“关节炎”病人中80%患的是髌股关节紊乱症。髌骨就是我们常说的“膝盖骨”,因为患者在走平路时没有症状,因此容易忽视。加上以往关节镜技术应用不够,本病经常被似是而非地诊断为“髌骨软骨软化症”,造成误诊。
“骨头夹着肉”是症结王卫明教授说,引起髌股关节紊乱症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因为髌骨周围的软组织增生肥厚,从而在屈伸活动的某一个角度与髌骨发生挤压和碰撞,就是“骨头夹着肉”;其次,髌骨两侧韧带力量不平衡。这两点导致了患者在做屈膝动作时膝盖疼痛,因为走平路时髌骨与周围软组织不发生挤压,所以早期无不适感觉。
患者要避免负重屈膝动作王教授介绍,如果早期发现,该病通过保守治疗完全可以康复。所以提醒患者,如果做屈膝动作时膝关节出现疼痛,就应立即做保守治疗,如理疗、减少屈膝动作等。但如果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受到挤压的软组织基本无法复原,患者就需要在关节镜下进行微创手术,以切除肥厚的软组织或松解挛缩的韧带。
此外,患者要注意避免屈膝动作的康复或活动(如登山),否则会反复加强刺激,导致髌骨周围的软组织、韧带及关节面软骨形成不可逆的损伤,最后患者日常活动都有障碍。他最后提醒,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都是本病的高发人群,要特别注意有无早期症状,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