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于刘翔所受的伤您能给我们做个解释吗,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王卫明:可以。刘翔受伤部位是跟腱,急性损伤可以是跟腱部分或完全断裂,慢性损伤则常被命名为“跟腱炎”。从刘翔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跟腱炎”。有朋友一直会想,通常情况下,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是不适合田径项目的,但为什么刘翔能在110栏项目中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重要的因素就是刘翔的运动技术特点与常人不一样。通常人在跨栏后,都是脚跟先着地,而刘翔则是脚掌先着地。这样的技术动作,在高水平的竞赛中,会成为致胜的关键之处。但这一技术动作,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提高运动成绩,另一方面又恰恰增大了跟腱的负荷,长期、反复、积累性的跟腱过度牵拉,最终会导致“跟腱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刘翔今年5月份在美国大奖赛因伤退赛,就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大腿肌肉拉伤,第二就是右跟腱的问题。这次退赛应该也是一次战略性的考虑,不想为了一场不是太重要的比赛而使伤情加重,另外这次比赛离奥运会的日期那么近,更不想影响奥运会。但是5月份的伤离8月18日的比赛时间的确太近了。刘翔的跟腱损伤是无法在继续进行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前提下获得痊愈的。
记者:那么刘翔之前不是也可以打封闭来参加比赛吗?为什么这次不采取这种方式。
王卫明:打封闭的药物主要有两种成份,一种是激素,有消炎作用;另一种是局麻药,有麻醉镇痛作用,因此打封闭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手段,只能在病情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且使用不宜过频、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当受伤部位处于完全麻醉状态下,刘翔就无法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步态调整。硬是打着封闭上的话,极有可能使刘翔在麻木的状态下,直接造成右脚跟腱的断裂,那样的话,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将宣告了他运动使命的终结。
记者:刘翔的伤还能恢复吗?
王卫明:这种伤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在科学的训练和系统全面的治疗康复之下,相信仍旧能够恢复往日的竞技状态,不会因为这样的伤,就此告别赛场。而且刘翔身后还有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会为他合理的安排和调整,请大家不必要为这个担心。
记者:刘翔这次的心理创伤应该也很大吧,会影响他的康复吗?
王卫明:是的,人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运动状态。18日的比赛当中,刘翔除了承受了身体上的伤痛之外,心理压力也很大。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很容易使肌肉更加紧张,进一步加重病情或导致新的损伤。所以,刘翔选择退出比赛,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运动中合理的使用技术动作与防护,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