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分为真性哮喘和假性哮喘,临床上大部分哮喘是假性哮喘,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许多人并不认识这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食管引起哮喘的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包括食管症状、食管外症状及并发症表现。典型症状为食管症状:反酸、反食、嗳气及反流物刺激症状,如烧心、胸痛及吞咽困难。还有一类是食管外症状,有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等。有部分病人没有明显典型的食管症状,直接表现出哮喘、咳嗽,这部分是最容易误诊的人群。这部分病人通常长期在呼吸科看病,其实他的病因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此外病情迁延可导致并发症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出血、食管狭窄、巴雷特食管及食管腺癌等。
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主要是下食管松驰,食管和胃交界处有一个高压带,叫食管下括约肌,松驰以后会造成胃的内容物反流到食道、咽喉及气管,从而引发各种症状,还有部分病人伴有食管裂孔疝。 这种疾病原来是一个中老年性的疾病,45到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和老年人的生理改变有关系,比如说老年人通常伴有食道裂孔疝,它常伴随着胃食管反流病而发病;另外老年人体态也比较胖,腹压大,易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但是最近我们也发现很多年轻人,二三十、三四十的人也有,这部分病人可能与饮酒、经常饮用碳酸饮料、长期吸烟、睡前饱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现在的内科治疗是以抑酸治疗为主,辅助一些胃动力药,让胃内容物往下走的快,反流的就少。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反流,仅能起到减轻反流物造成的损害,而且停药后许多病人症状会反复发作。早在1936年针对胃食管反流的 Nissen胃底折叠术就已发明,手术的原理是利用自身的胃壁组织折叠缝合以收紧食管下括约肌。然而当时这种手术通常需要开胸或开腹,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因操作简单、痛苦小、安全、有效等优点,迅速普及。不少学者将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称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手术仅在病人腹部开4-5个0.5-1.0cm的小伤口,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进食并恢复日常活动,3-5天就可以出院。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药物治疗、确实有效、成熟、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