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教科书是主张甲状腺癌患者做肿块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而保留约20%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目的是维持身体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需求。那如今为什么主张尽可能全切呢?有如下因素:
1、虽然甲状腺癌临床上多表现为甲状腺单发结节,但仍有多中心的存在,并且有微小癌的发现,并不能100%的排除残留组织或对侧甲状腺内无病灶,且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又未将来可能的复发提供了温床。
2、保留的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不能满足全身的生理需要量,而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负反馈至垂体,会生产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在促进甲状腺组织的功能恢复的同时也促进甲状腺癌组织的生长。临床往往给患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进行补充,而全切的患者肯定要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补充,只是补充的量有所增加而已。所以单从保留甲状腺功能这个角度而不做全切意义并不大。
3、因为甲状腺周围解剖的复杂性,手术要保护周围神经及甲状旁腺,几乎不可能一点不剩的把甲状腺组织切除干净。而131碘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熟称“清甲”),是利用放射性靶向治疗的原理,不必考虑甲状腺组织的位置、形态和解剖的复杂性,只要合适的剂量就会起到彻底清除甲状腺的目的。
4、由于残留甲状腺组织产生甲状腺球蛋白(Tg),分化型甲状腺癌也可产生少量(Tg),所以甲状腺癌的早期复发和转移不能通过血化验得到及时的诊断。通过手术+131碘清甲去除了产生Tg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监测血中Tg就能成为监测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的唯一有意义的灵敏指标,通过检测血中Tg水平,即可及时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复发或转移。
5、131碘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的碘,摄入体内主要聚集在有甲状腺和其他摄取碘的组织里。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分化较好,因此具备部分摄取碘的能力,但通常比甲状腺组织弱很多,当正常甲状腺组织被去除后,分化好的甲状腺癌组织能够摄取一定量的131碘,通过给予诊断剂量的131碘全身扫描,可对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脏器转移进行筛查,是术后随访的重要部分。
6、在去除甲状腺组织后,如果相关指标提示复发或有转移,给予治疗计量131碘,利用其衰变发出的β射线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目的。因此,也被称为“体内放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