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是临床的常见病,却是难医治的疑难杂症。面肌痉挛疾病是以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规律的群发性肌收缩性疾病,也称面肌抽搐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1),更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科根据面神经的解剖学,结合针刀医学理论切断部分面神经末梢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通过几年的临床病例验证,采取针刀切断部分面神经末梢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2009年,我科采用针刀切断部分面神经末梢的方法治疗门诊患者56例。其中男12例,女44例,年龄43~61岁,病程1、5~15a不等,均是一侧面肌不自主的痉挛性抽搐。
1、2针刀治疗
(1)体位:仰卧位,头颈部垫以薄枕,患者面部朝上。
(2)定点:患侧眉弓部可定3~5个针刀治疗点。(视眉弓部痉挛轻重而定)
(3)眼裂外侧端可由眼裂内侧骨面向外后延续定2~3点治疗。
(4)可沿颧骨骨面最高点定5~15点。(视痉挛轻重,重者可在颧骨骨面上缘和下缘处分别定两排治疗点)
(5)下颌骨上定针刀治疗点,可视痉挛轻重来定数点,但一定要避开下颌动脉。
以上各针刀治疗点均定于骨凸处,而不是定于骨的凹陷处。
1、3消毒与麻醉皮肤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松解术,各针刀治疗点麻醉到骨面、稍退出至骨膜外,回吸无回血,呈扇形予以麻醉,达到麻醉充分,使针刀操作时保证患者无痛苦[1]。
1、4针刀操作眉弓部进针刀,刀口线与皮纹平行,与眉弓走行一致,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膜面。让刀锋自然浮起,并固定于此位置。将刀柄向尾端倾斜,几与皮面平行,沿骨膜面向头端做扇形铲剥3~5刀后,压迫止血,保证创面不出血[1]。
眼裂外侧端点,以定点处为中心,向外上方、外方、外下方进行铲剥松解术。刀口线与皮纹平行,即与额状面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下,直达骨膜面。让刀锋自然浮起,并固定于此位置,调转刀口线90°将刀柄向中轴线方向倾斜,几与皮面平行,沿骨膜面向后方做扇形铲剥3~5刀后,压迫止血,保证创面不出血[1]。
颧骨部进针刀以定点为中心,向外下方进行松解术,刀口线与皮纹平行,即与额状面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下,直达骨膜面。让刀锋自然浮起,并固定于此位置,调转刀口线与骨膜面平行位置,并沿骨膜面向下,向后方做扇形铲剥3~5刀后,压迫止血,保证创面不出血。
下颌骨部进针刀以定点为中心,刀口线与下颌骨骨膜面平行,针刀快速刺入皮下,直达骨膜面。让刀锋自然浮起,并固定于骨膜面上。再沿骨膜面向背侧方向,呈扇形剥3~5刀后,压迫止血,保证创面不出血[1]。
1、5治疗评定标准
(1)治愈: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2)好转:面肌痉挛症状基本消失,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3)无效:针刀治疗前后面肌痉挛症状无改变。
2、结果
56例患者经针刀治疗术后:治愈45例,占80、36%,好转11例,占19、64%,总有效率100%。
3、讨论
面肌痉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又是难以治愈的疾病。面肌痉挛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且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面部痉挛,都是面肌神经兴奋性过高所致,这一发病过程没有变。因此,以这一病理过程为依据,采用针刀技术切断部分面神经末梢来降低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解除面肌痉挛症状。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此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