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世界范围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在美国约有25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约有150万患者发生骨折,约20%的髋部骨折患者在1年内并发肺栓塞、肺炎而死亡,由骨质疏松而致的死亡率与乳腺癌的死亡率相当。半数髋部骨折的存活者将永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费用耗资目前己达每年130亿美元,其中2/3的费用可归因于髋部骨折。女性由于绝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因此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衡量骨量的指标是骨矿含量和骨密度,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欧美白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为:
(1)正常:前臂远端、脊柱、髋骨BMD或BMC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平均值(T-score)1个标准差(SD)以内。
(2)骨量减少:BMD或BMC值低于正常年轻人平均值1~2・5 SD以内。
(3)骨质疏松症:BMD或BMC低于正常年轻人平均值2・5 SD或以下。
(4)严重骨质疏松症:BMD或BMC低于正常年轻人平均值2・5SD以下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和BMC及BMD降低直接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确立了低BMD是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纵向研究证实,腰椎正位BMD降低1SD,骨折风险增加2・6~5・8倍,而低BMD由骨成熟期达到的峰值骨量较低,以及由于疾病、增龄和绝经造成骨量丢失加速有关。骨折需要外力,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轻微外力,甚至一般的日常活动即可造成骨折。
根据我国老年人口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的报道,1992年刘忠厚教授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经计算提出中国人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300万,1998年为8400万,2001年刘忠厚教授根据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我国患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约8800万人,占全人口的6・97%,男女比例1∶6。2006年刘忠厚报导中国有9060万人患骨质疏松,占全人口的7・01%。且在我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中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的8个亚健康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身体疼痛、健康感受、精神健康、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五项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平均期望寿命增长,骨质疏松症将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一旦由于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对已发生的骨质疏松症虽然有些药物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尚无规范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并早期干预,防止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生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于1986年开始开展骨质疏松的研究(国家七・五公关项目),至今已有21年,培养和造就了近万名中高级医生队伍,我委员会迄今为止召开了十一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和七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在诊断方面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但主要工作仍集中于大城市。全民及非专业医师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度并不高,和发达国家如日本相比,我国在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有很大距离。2003年4月的统计显示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骨质疏松诊断仪器数量上相差15倍,而我国人口是日本10倍,说明我国骨质疏松事业发展缓慢。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白种妇女的诊断标准,还是采用本国的研究结果在1999年提出的中国人诊断新标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同时在不同测量部位结果的诊断意义尚需规范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