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对孕妈妈既是个让人兴奋的时期,又是个让孕妈妈紧张的日子。在预示着经过10月怀胎就要和宝宝见面的同时,又要面临的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母婴各种各样的担忧。在临床上,常常看到的就是孕妈妈和家人临近预产期的惶恐、焦虑,尤其再有亲属、朋友的关注、询问,让孕妇更是增加了不安。
孕妈妈和家属要了解什么是预产期?预产期和分娩时间的关系?
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对孕妈妈而言,预产期是个确切的日子,但对产科分娩而言,预产期是个范围,37~42周,都是足月妊娠。预产期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科学家们统计过只有53%左右的妇女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预产期并不是说这个日子肯定生,只是大概的时间,预产期前三周后二周内出生都属正常范围。预产期可以提醒你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精确。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但不要过于焦虑,听其自然,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有条件的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其次,算准预产期也很重要,尤其对孕妈妈的既往月经不规律的,需要矫正预产期。
【预产期主要的计算方法】
(1)根据末次月经计算:最后那次月经月数上加9或减3,日子加7。如果用农历计算,月的计算方法相同,日子上改为加15。
(2)以受精日计算:若知道受精日,从这天开始经过38周(266天)即为预产期。使用基础体温者知道排卵日,则可计算出受精日。这比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日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更精确。
(3)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如你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可以依据胎动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4)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5)根据B超检查推算:
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对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日不确定的人而言,这是较准确的方法。由于可计算出胎囊大小与胎儿头至臀部的长度,以及胎头两侧顶骨间径数值,据此值即可推算出怀孕周数与预产期。
(6)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
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7)根据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
第三,要认识临近预产期的一些症状,不要过于紧张导致提早入院。
(1)临近预产期,会有比以前频繁的宫缩了,肚子会发紧、往一起“聚”的感觉,下坠,甚至偶尔有痛的感觉,尤其在晚上会比较明显,甚至会影响睡眠,但到了白天又减轻了,这是不规律宫缩,在为分娩前做准备,这时候的宫颈会逐渐变短、变软。子宫类似一个梨,宫颈类似一个梨把,什么时候这个梨把消失了,有规律的宫缩时(5分钟一次,持续30秒以上)才是真正要临产了。
(2)临近预产期后,阴道分泌物会增多,白色,稀薄,没有异味;有的会有粘液栓排除,这是宫颈在逐渐成熟的表现。
要区分阴道炎和早破水。
阴道炎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有改变,如发黄等;有异味;外阴和阴道瘙痒。
早破水是阴道溢液,多数是量比较大、清水,浸湿内裤;但也有高位破水,时有时无,量不是很大。如果不确定,最好到医院做个检查。
(3)见红,分泌物少量淡红、暗红、暗咖、暗紫,不是鲜红;量较少,仅仅是内裤或者护垫上少量。这不是流血,是产兆的一种,仅仅是产兆而已,提示24~48小时可能动产。
以上的症状,并不是真正的动产,不要急于住院。
所以,临近预产期了或者过了预产期,孕妈妈和家属们要放松心态。如果低危、正常孕妈妈,有较规律宫缩(30秒/5~10分钟)、破水、流血等等就要住院了。如果没有,继续等待,就是过了预产期,我们还给你一周的时间,过了预产期一周(也就是41周),就要住院了,当然41周住院不是剖宫产哦,而是评估宫颈条件争取引产后自然分娩。
而且,强烈呼吁,能生尽量自然分娩;不想生的、强烈要求剖宫产的,也要瓜熟蒂落,等待动产后再剖;再退一步就是不想等的,也要过了39周。为了宝宝的未来,让宝宝成熟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