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简便的心脏辅助方法,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绞痛,外科使用则以顽固性低心排为主。在不停跳搭桥术中出现室颤后可以积极应用于IABP。
在不停跳搭桥术中引起室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冠脉临时阻断时间过长或侧支循环建立不充分,固定器压迫影响正常心脏收缩及冠脉供血,搬动心脏引起每搏输出量减少而影响冠脉供血,内环境紊乱等,是在不停跳搭桥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IABP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临时性机械循环辅助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一与外界气源相连通的气囊置于降主动脉近心端,于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迅速减压萎陷。造成主动脉内瞬间减压,降低了主动脉瓣开放压和左室搏血阻力心脏后负荷降低和输出量增加也导致前负荷减低。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同时气囊迅速充盈,向主动脉远、近两端驱血,则主动脉舒张压上升可增加心肌灌注,开放侧支循环,逆转无氧代谢损伤。1962年,Moulopoulos等首先在动物实验中应用IABP成功,1968年Kantrowitz等成功应用于临床,从此IABP成为冠心病治疗中的常规方法。
在不停跳搭桥术中出现室颤,首先的处理措施仍应该是迅速建立CPB辅助,同时应积极考虑使用IABP,而不应存在侥幸的等待心理。因为认识不足,IABP辅助较晚而影响预后,其中1例因反复试行脱机后使用IABP,结果仍无法脱离CPB;另外2例皆出现严重的LOS合并ARF,其中1例术后7d死亡。其它病例在调整CPB流量前即安装IABP,效果明显好转。
目前,IABP在临床中的应用多属于抢救措施,使用时机的丧失导致临床疗效较差。我们认为IABP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而非一种抢救措施,早期使用,特别是重症患者术前应用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与其术中室颤后仓皇建立体外循环后使用,不如术前放置。我们的经验是在出现以下情况应积极考虑应用IABP:1、顽固心绞痛伴心功能恶化者;2、决定施行急诊手术者;3、术前已经应用中等剂量正性肌力药物者;4、OPCAB手术预计术中心脏搬动耐受差者;5、术前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如室间隔穿孔;6、出现不易控制的与心功能相关的心律失常者。但是出现紧急情况后积极早期应用仍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IABP使用过程中,ACT的监测至关重要,如果术后引流量增多,不应减少ACT时间,增加血浆的输入以及必要的开胸止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临床实践中对于应用IABP的主要顾虑是并发症较高,按Kantrowitz对并发症的定义,发生率可达45%;,但实际发生并遗留功能障碍或引起死亡的仅有4%;。对此我们的经验是:1、选择相对管径较小的导管,必要时无鞘穿刺置管;2、术前应常规行双侧髂外动脉及股动脉超声检查,明确血管状况;3、对重症冠心病患者,麻醉时应常规留置股动脉穿刺管;4、监测足背动脉及下肢血运情况;5、在常规剂量正性肌力药物可以维持正常血液动力学时,尽早拔除IABP。
IABP对于心脏的辅助作用也是有限的,病情极重的病人应掌握使用指征,本组中应用大剂量升压药效果不佳者,IABP应用效果也不理想,此类病人应考虑使用左心辅助或全心辅助。我们对于危重病人已经进行了左心辅助和全心辅助的尝试,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总结。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循环辅助方式,积极应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在不停跳搭桥术中出现室颤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