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据统计,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16.1%。60岁以上人群则骨松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性上升。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就象白蚁驻蚀木梁,朽木中空,干枯老化。骨质疏松症骨骼表现为骨量明显减少,骨的微小结构破坏,使骨的脆性增高,骨折危险性增加,轻微外力或即使无任何外界作用也会自行产生裂缝或折断。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可分为I绝经后骨质疏松、II老年性骨质疏松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
正常情况下,骨的新陈代谢是通过成骨细胞形成新骨、破骨细胞分解吸收呈动态平衡。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30岁左右,达到骨量的峰值,骨形成等于骨吸收;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骨密度越来越低,当骨密度低于一定标准时,就会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在女性中较男性多见,发病年龄也较男性早,这是因为妇女在绝经以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骨量大量丢失。
哪些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1、年龄增长者,绝经后妇女、过早绝经的妇女以及做过子宫、卵巢切除手术的女性
2、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者
3、饮食缺钙者
4、经常吸烟、饮酒者
5、运动量少,不常晒太阳者
6、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者
7、遗传病者
8、 长期卧床者
9、曾有骨折史以及骨折家族史
10、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片、利尿剂、抗癌药、抑酸胃药等
11、某些疾病状态:甲旁亢、甲亢、慢性肝肾疾病、肝肾功能减退者、骨关节病、器官移植、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血液透析等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周身酸痛多见,伴有乏力、抽筋。
2、身长缩短、驼背。
3、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尤以髋部、胸腰椎、腕部最为常见且后果最为严重。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危害?
患者腰背酸痛、周身酸痛会影响心情,使生活质量下降。身长缩短、驼背会影响美观,同时肺部受到压迫,影响呼吸功能。骨质疏松发展到严重程度时会发生骨折。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为20%,50%的患者终身致残,20%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但影响生活质量,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而且花费巨大。普通髋部骨折费用为2-3万元,严重者需人工关节置换可高达8-9万元。脊柱的压缩性骨折也较为常见,但往往由于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如何诊断?
WHO(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双能X线骨密度仪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配合采血生化检查以及普通X光平片等辅助治疗。WHO将骨质疏松症诊断分为四级即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甚至需要终生服药。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必须措施,但是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来说,单纯补钙是绝对不够的。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指出: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只是基础补充,需合并使用降钙素、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PTH、锶盐等抗骨吸收治疗药物。此外,患者应每年复查一次骨密度,了解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的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防治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自我保健:
1、 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多喝牛奶及奶制品,多食深绿色蔬菜。牛奶及鸡蛋、海产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
2、 炖排骨汤时,可加一些醋使骨中的钙释出。但大骨头汤里脂肪含量多,对于补钙没有帮助。
3、避免过量的茶、咖啡等刺激性的东西,忌烟、忌酒。
4、 多晒太阳,每日至少有15-60分钟的户外活动,晒太阳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可帮助身体中钙的吸收,强化骨质。
5、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
6、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以免增加骨骼的负担。
7、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预防跌倒。
8、四十岁以上者,应避免从事太激烈、负重力太大的运动。
9、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代谢。
10、打钙针、打D针是东北地区流传下来的治疗方法,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如果确诊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是需要长期口服专科药物治疗的。
11、钙剂是治疗此病的基础药物,但是单独使用钙剂是不能治疗此病的,需要联合活性D等其他药物治疗。
12、坚持治疗、尊医嘱用药,防止骨密度继续下降。定期咨询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