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脑萎缩都需要治疗,不是所有的脑萎缩都有病理意义。现在出现一种现象,人为夸大脑萎缩的病理后果,使很多人产生恐惧,这一点要澄清的。在下面我们要谈到那些脑萎缩不需要治疗,也没必要产生恐惧。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改变而产生的萎缩。脑萎缩包括小脑萎缩和大脑萎缩。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50岁以上多发,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脑萎缩有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皮层、小脑、脑干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后等)。因其病因复杂,起病缓慢,不易被发觉,病程长,进展缓慢,而且可能萎缩逐渐加重,有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才被发现,绝大多数是体检时发现的。
另有一大部分患者,体检或做头部CT或MRI检查时发现,多是大脑萎缩,主要表现为双侧额叶、顶叶轻度萎缩,这类萎缩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易被告知脑萎缩,患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
病因
产生脑萎缩的病因较多,最常见的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必将受到影响,即形成脑萎缩。病理可见脑回变平,脑沟增宽,脑室脑池扩大,脑重量减轻。多见大脑皮质萎缩,因部位和涉及范围不同又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脑萎缩。外伤也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多见枕部重创,患者双侧或单侧额叶损伤后出现萎缩。
临床表现
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痴呆等智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
脑萎缩症状,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及肢体、躯干形体的协调性差和震颤为主。
1、全身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腰膝酸软,手足发麻,耳鸣耳聋;渐至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在躯体方面,常表现为老态龙钟,发白齿落,皮肤干燥,色素增生,甚或可见偏瘫、癫痫,或共济失调,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记忆障碍
特别是近期记忆缺损发生较早较明显,患者对今天、昨天等事物记忆明显不足,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已应诺的事等。随着病情发展,渐至远期记忆力也受损。
3、性格行为的改变
性格改变常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变得落落寡合,不喜与人交往,或表现为没有理想、欲望、对子女亲人缺乏感情;生活习惯刻板怪异,性格急躁,言语增多。
4、智能减退、痴呆
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能力等智力活动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胜任工作及家务;渐至不能正确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龄、进食不知饥饱,出门后不识归途,收集废纸杂物视为珍宝。病至后期,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别亲疏,大小便失禁,发言含糊,口齿不清,杂言无章,终至完全痴呆。
影像检查
通过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少、脑室扩大。如果大脑萎缩可见脑皮质与颅骨板间隙增大,大脑沟增宽增深、脑回变平缩小,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密度减低。小脑萎缩时可显示小脑纹理粗重,体积缩小影像呈现分枝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低密度已增大,第四脑室扩大。如果有桥脑橄榄体萎缩在影像上可见脑干变细狭窄,周围腔隙小加宽、橄榄体变偏平或缩小。
治疗
我们上面提到,一部分脑萎缩是非病理性脑萎缩,临床上没有产生记忆力衰退、动作笨拙等行为异常,患者年龄偏小,一般都在40-50岁间,没有明确的发病病因,只是影像学表现有轻度的额叶、颞叶、顶叶萎缩,这类患者不需要治疗。
针对病理性脑萎缩,换句话说,临床产生症状者,并以治疗是重要的,另外可进行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这类方法不同也较多,各地都有特点,不在此赘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