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田痣
【定义】
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是波及巩膜及受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皮肤的蓝褐色斑状损害。是东方民族常见的、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
【病因】
病因不清,可能是胚胎期黑素细胞移行异常所致。一般认为与遗传无关。
【发病情况】
多发于黄种人和黑种人。男女比例为1:5、6、有两个发病高峰,1岁以内发病约60%,11-20岁约20%,20岁以后少见。
【分类】
1、轻型(1)轻眼眶型:淡褐色斑,仅限于上下眼睑。(2)轻颧骨型:淡褐色斑,仅限于颧骨部。
2、中型深蓝色至紫褐色,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
3、重型深蓝色至褐色,分布于三叉神经的一、二支支配区。
4、双侧型约占5%。
【临床表现】
1、部位: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
2、皮损: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
3、黏膜: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角、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4、根据组织学特点分为:浅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浅层,临床多呈褐色)、深在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深层,多呈青紫色)、弥漫型(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全层,多呈紫青色)。
【治疗方法】
采用调Q开关脉冲激光,病变深浅与治疗次数成正比,一般需要3―5次,颜色浅的也可2―3次,非常重的需6次以上。3-6个月治疗一次。治疗最终结果很理想,成功率高,无瘢痕,无皮肤质地的改变。
【治疗过程】
一次治疗约需10~30分钟,治疗前需表面麻醉。治疗时以皮肤灰白变和即时出现轻度的针尖大小的皮肤渗血为治疗终结点。
【注意事项】
1、治疗后7―14天创面不沾水。
2、口服抗生素一周,外用抗生素膏及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3、治疗后,治疗区会感到类似轻微的晒伤,约一天后,任何不适的现象将会消失,治疗区可能会泛红二至四周。大面积治疗后局部略肿胀或有少量水泡,此为正常现象,6小时后逐渐消退,创面形成痂皮,7―14天且自然脱落,不要强行剥离,以免留疤。
4、治疗期间不化妆,不做面膜,禁烟酒,忌食腥辣食物……
5、治疗后,色素消退是一个缓慢的生物学过程,一般为1―3个月,少数病例可长达9个月。
6、对镇痛剂异常敏感的患者,回家后仍会觉得头晕、恶心,此时,最好静卧休息,一般1天后,症状会自然消失。
7、创面的痂皮从第5天开始脱落,痂下见细嫩的新鲜组织,此期主要任务是防晒,外出时:一遮阳、二涂抹防晒霜;夏天防晒尤为重要,防晒霜建议使用高SPF值的。
8、防晒不佳者、或易出现色素沉着者,15天后,新鲜组织逐渐出现色素沉着,约在30天左右,色素沉着最明显,此后色素沉着又逐渐消退,3个月后大部分可消退干净,完全消退期在3―6个月以上。色素消退期,还可口服VC,一次2片,日3次,可有效预防、和消退色素沉着。
9、脱痂后的新鲜皮肤,比较娇嫩,不宜使用有刺激的化妆品。
【定义】
亦称获得性太田痣样斑,主要是对称性分布在颧部的深褐色或黑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病因不明,与日晒无关。
【病因】
在胚胎发育期,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病变。本病与乳腺增生及肿瘤、卵巢和睾丸功能紊乱、怀孕、精神因素和遗传等有关。此外,日晒、化妆品刺激、外伤及药物等也都可能成为本病的诱因
【皮肤表现】
1、发病人群: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部分病人有家族史。
2、发病部位:在面部,绝大多数在颧部,少数也可在眼睑、鼻翼部。
3、皮损特征:为深在的灰褐色、黑灰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斑点,圆形、类圆形或不正形,大小为1-5MM不等,境界比较清楚,数目不等,数个到数十个。绝大多数对称分布。
【诊断标准】
1、13岁以上(大多数是20岁以上)开始出现的颜面部的色斑;
2、有其特有的6个部位(颧骨部、下眼睑、鼻根部、鼻翼部、颞部-上睑外侧、前额外侧)的多发性病变,通常是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部位,大多数患者是两侧对称的;
3、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层黑色素增多;
4、病变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治疗方法】
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方法同治疗太田痣。采用调Q开关1064nm脉冲激光,每3个月治疗一次,需经过3~4次治疗。
【治疗过程】
一次治疗约需10~30分钟,激光发出时,瞬间有轻微的刺痛感,不需麻醉。治愈率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治疗时以表皮发白或有轻度皮屑飞溅、皮肤针尖样渗血为度。术后即用冰袋冰敷20~30min,外涂抗生素软膏后暴露创面,待其自然干燥脱痂。
【术后近期反应】
所有患者治疗中均有不同程度针刺样疼痛感,均能忍受,治疗后局部有灼痛感,持续数小时消退,色斑会有点状渗血或水疱,局部轻度水肿,约3~4天消退,7~14天后结痂脱落。
【术后远期反应】
几乎所有患者在痂皮脱落后1~4周内皮损局部颜色较治疗前明显加深,大部分患者治疗1~4个月后逐渐变淡自行消退,少数需经半年以上消退。色素减退发生率极低,均为暂时性,多于6个月消退。基本无瘢痕及皮肤质地改变。
【术后护理】
1、预防感染:外用抗生素膏,2次/天,1-2周,直至痂脱落。避免剧烈运动、搔抓、强行去痂。
2、避免日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和遮阳工具。预防电视、电脑辐射,以减少色素沉着的出现。
3、口服维生素C和E,晚外用氢醌霜。
3、文身及文眉
【定义】
文身:系由各种颜料刺入皮肤,绘成不同的人物、字画的形象,永久存在于皮肤上,而不消失。
文眉:是将色料纹入眉形中,形成自己喜好的眉形。
文身所用的颜料最多是黑墨,通常为青黑色。文眉常用的色料为棕色、棕黑色、黑色。
【不良文身、不良文眉】
青少年出于好奇和不良爱好,在自己的身体上纹上了各种图案、和文字,成人后发现文身使参军、工作、生活甚至婚姻都受到一定影响,为自己留下终身遗憾,对于这种自己不再喜爱的文身,我们称之为不良文身。
对于过去纹的眉形,由于年龄变化、皮肤松弛,造成眉形不雅、或不协调,称之为不良文眉。
【文身类型表现】
专业文身:是文身师用文身专业文身器材文就的。由一种或多种有机彩色染料构成,其特点为染料被注入相同深的真皮深度,表皮中几乎没有,所用墨水越多,治疗越困难,外表看起来包括许多色彩,颜色边界清楚、染色均匀一致,所用颜色成分红色为汞剂,黄色为含镉的材料,绿色为含铬的材料。蓝色为含钴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可能消退,特别是红色和黄色。
业余文身:纹制多为自己或朋友所施行,一般为灰色或蓝黑色。常用的颜料为碳素或印度墨水,国内一般用国产墨汁,其色素较印度墨水易碎裂。颜色分布不均匀,在皮肤不同深度,边缘不锐利,颜色图案缺乏鲜亮。
美容文身:最常见于文唇线、文眉和文眼线。颜色为棕色、黑色和红色墨水,墨水中含有铁离子或氧化铁,文制多为手工完成。
外伤性文身:是外伤后异物进入破裂皮肤内,异物包括玻璃、金属、泥土和含碳的物质,可位于皮肤的深层组织,并可包裹形成肉芽肿。文身患者接受过冷冻、切除等治疗可形成瘢痕,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激光治疗机制】
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颜料颗粒为靶色基,以调Q激光击碎颜料颗粒,被粉碎的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由淋巴系统清除体外。
【激光选择】
红、黄、橙、褐、紫色文身―调Q532nm或510nm激光。
紫、紫红、黑、蓝、绿色文身―调Q694nm激光
黑、蓝、褐色、绿文身―调Q755nm激光
黑、蓝、褐色文身―调Q1064nm激光
【治疗过程】
1、清洁治疗区皮肤;
2、根据文身颜色选择不同激光;
3、将激光对准治疗区文身图案,按文身图案均匀、密集移动击打,每个光斑约在2~4mm,光斑重叠10%,激光击打后,可使表浅文身颜色立即变白、消失。一般治疗时间随面积在10~60分钟。
4、术毕,冷敷皮肤片刻,暴露治疗区,即可离开。
5、术后,治疗区涂抗生素药膏,七天内不要沾水。
6、每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次数因染料不同而有差异。
【治疗过程】
1、治疗前后缀应接受有关治疗及愈后的全过程教育,给患者提供治疗照片,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平均疗效,而不是最佳疗效。
2、由于染料成分的复杂性,并非所有文身均能被彻底清除且多种颜色的文身需要数种激光治疗,治疗次数不确定。
3、患者治疗面部皮损如有单纯疱疹病史,治疗前可考虑予抗病毒药物12天。
4、对有色素沉着倾向的患者,治疗前可外用氢醌霜7天。有色素沉着外用氢醌霜。部分患者可出现色素减退及脱失,多在几个月恢复,极少数可永久脱失。
5、术前检查是否已有瘢痕,部分患者治疗后可有明显瘢痕。
6、灰黑色文身易清除,彩色文身治疗困难。红、白、浅红色纹刺治疗后可能会转变为棕、黑、或灰色(不可逆)。治疗前先试验治疗。
7、治疗理想的即刻反应是皮肤立即变白,或有很少的针尖状渗血。使用大光斑低能量(3-4mm3J/cm2),如有表皮飞溅,降能量。以后治疗适当提高能量。
8、术后抗干染,避光,不强行去痂。
9、去文眉、眼线,需先剪掉眉、睫毛,以防毛发变白,术后眼睑水肿常见,部分可有水疱。
10、纹刺染料被碎化、吸收,可能会出现系统性过敏反应(纹刺部位有过敏反应者已发生)。
11、皮肤质地改变,皮肤不能回到原来的光泽。
12、可能会有毛囊一过性休眠或损伤。
13、眼睛周围治疗时应用金属保护眼罩。
14、每次治疗前照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