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淡水鱼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
人或动物如果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虾,囊蚴在十二指肠内脱囊,经胆总管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的寿命有的可长达20~30年。1988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的麦穗鱼感染率也为100%,而杀生鱼是本地区百姓喜爱的美食之一,所以佳木斯地区也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区。
肝吸虫病对于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轻度感染时不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
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由于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不适症状,基本上不可能知道感染,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胆管内大量繁殖,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还有资料显示肝吸虫感染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属于典型的“病从口入”,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风险。
有些人认为吃生鱼、虾时,用白酒或者食醋多泡一会就没事了。其实,酒或者食醋不能达到杀灭囊蚴的作用。以往有人认为,肝吸虫是小病,在家吃点药就好了,这也是错误的。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因为驱虫治疗不当,导致心律失常、肝衰竭、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症甚至死亡的病例,所以,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如有必要需要住院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