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哮喘的防治,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今年世界哮喘日活动延续了2007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你可以控制你的哮喘”。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近年来我国哮喘发病率持续增长,中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1988-1990年抽样调查中国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0.11-2.03%,平均0.91%,时隔10年后2000年再次进行同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二年患病率”(近两年有哮喘发作的比例)为0.5-3.34%,全国平均为1.54%。居住在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哮喘患者,获得正规治疗的仅占1%,在一年内,有33%病人看过急诊,16%曾住院,25%(20%)有缺勤(缺课),42%从未做过肺功能监测,而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哮喘控制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变态反应性炎症为主),因此使用安全有效的抑制气道炎症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治疗的基本手段,其他防治措施包括环境(过敏原及其他触发因素)控制、患者教育以及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需要一定的花费,但是不正确的治疗哮喘代价会更高,不仅是由于反复的急性发作使得医疗支出更多,而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的发生,严重急性发作甚至可导致死亡。
一些患者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有所担忧,导致他们不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不采取规范化长期防治,丧失控制疾病、获得正常生命质量的大好机会。事实上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在推荐剂量下使用,不仅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也非常好,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并且当儿童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其生长发育也将得到显着的改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均有治疗作用。
一些哮喘患者在症状得以控制后自行减量或停药。建议哮喘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万不可自行调整方案,以免造成疾病失去控制甚至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加重。
哮喘的诊断在一些基层医院被低估,需要对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咳嗽、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尤其是那些合并过敏性鼻炎(反复的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伴眼痒)或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审慎的分析,以免漏诊或误诊。另外需注意以下原因可以影响哮喘治疗的效果:药物使用不正确(吸入装置使用不当、控制剂和缓解剂使用时机不当、药物剂量不足等)、持续接触过敏原或其他哮喘触发因素、长期吸烟、存在合并症(如胃食管反流、慢性鼻-鼻窦炎、肥胖、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一些药物影响(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
以前中国民间有“内科不治喘”的说法,而如今这个说法早已不再使用。病人只要通过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行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接近80%哮喘患者可获得哮喘临床控制,生命质量接近正常人,运动、工作及生活不会受到疾病的明显困扰,并且肺功能可维正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