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以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为特征,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也不等,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以中年女性较为多见。本病可归于“筋惕肉润”症,针灸治疗最早见于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现代有关报道,约在60年代中期。但直至80年代才获得重视。目前,各种刺灸法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80%左右,但痊愈率仍比较低。
[治法]
体针法
(2)操作:常用穴每次选1~2个,备用穴取1穴。均采用行气法。方法为:首先保持环境安静,室温在20~25℃,患者宽衣松带。选28号或30号毫针,在所选常用穴穴区迅速进针,约0.5寸深,针尖略向向心方向,四周探寻得气后轻微快速提插,促使针感上传,并用慢提紧插之法约1分钟;备用穴,以左手食指按压穴位的下方,右手持针进针L5寸左右,尽量使针感传导到眼周围。均留针20分钟。每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l0次为一疗程。
丛刺法
(1)取穴:常用穴:阿是穴(面部痉挛之起动点)。
(2)操作:阿是穴必取,以30―32号(0.5~1。5寸长)毫针15~30枚。浅刺该穴,采取密集排针,或散刺(其间隔为o.5~1厘米宽)。应使针尖的皮肤突起,形成一个小丘,并使针体悬吊而不下落。备用穴取2~3穴,亦宜浅刺,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