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5年7月接诊父女2例结膜囊果蝇幼虫寄生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1 男 27岁 因左眼不适、痒感一周来诊。就诊前其家人曾自行查看时见患者结膜囊内有小白虫蠕动。查体:左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明显。裂隙灯下见:下穹窿部有一0.2mm×3.0mm之白色虫体,呈条索状,头部呈黑色约0.2mm×0.2mm大小,体部长满约0.1mm的触角。翻转上睑可见十余条同前一样的虫体在整个上穹隆部及内、外眦部游走,结膜囊内可见大量分泌物。因虫体游动速度快,处置时有一定困难。试用棉签擦试时发现其头部与结膜囊接触十分紧密,不易除去。故采用0.5%丁卡因结膜囊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固定头位,用弥散光线照明法,右手持眼科无菌镊,逐一夹除虫体,共计13条(见图)。处理后用0.9%盐水+庆大霉素彻底冲洗结膜囊及分泌物,抗生素滴眼液及眼膏控制传染。嘱患者一周后复诊,结膜囊内未见小白虫寄生,痊愈。取出的虫体置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中,可见虫体蠕动,用显微镜检查虫体特征,并将虫体用10%甲醛固定后送检。吉林大学寄生虫教研室鉴定为果蝇幼虫。白城中心医院眼科李晓东
病例2 病例1之女儿 6岁 一个月前有眼红痒,病例1在其眼内发现小白虫并用手自行取出20余条小白虫。
讨论:结膜囊果蝇幼虫寄生在国内很少见,多见于非洲等不发达国家。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营养密切相关,常发生在蚊蝇滋生多的地方。蝇蛆可以通过苍蝇与眼部接触而在眼组织繁殖。本次接诊的病例1患者为其处置后再次咨询病史及接触史时,患者才叙述其女儿一个月前先为此病感染者,未曾到医院就诊,患者本人在家中即徒手为女儿自眼睑内取出二十余条虫体。经患者本人确认此次取出的虫体与其女儿取出的虫体完全相同。故此患者感染途径极可能是在为女儿取出虫体的过程中不慎将虫卵带入自己的眼睑中,虫卵在结膜囊内有足够的湿度和温度,促使其快速滋生和繁衍,故引起炎症反应。此次接诊的患者为卖菜商贩,其父女二人自身营养及卫生条件差,增加了感染机会,所以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灭蚊蝇、加强营养、提高人群身体素质及讲究卫生能有效地减少感染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