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一类临床症状,足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有时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和马尾神经症状。这种症状相当常见,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腿疼痛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不一,常为慢性,时好时坏,影响工作与生活。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引起腰腿疼痛的病因很多,主要有腰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肿瘤、内脏疾病等等。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最为常见,以下就这三种疾病作简要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要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腰椎间盘,椎间盘组织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是含有水分很高的浆状体,富有弹性,它的作用除了使脊柱有类似关节活动的作用外,还可以缓冲脊柱在活动中产生的压力、震荡。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大,损伤机会较多,所以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第4~5腰椎之间,或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间。一般于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将逐渐产生老年性生理性退化。由于长期负重或姿势不正确以及反复积累性损伤可加快椎间盘退变,在弯腰提取重物时,可导致退变的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刺激附近的脊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的症状,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临床症状?
多见于20―40岁的男人,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腰痛,往往是突然发生的腰痛,异常剧烈,有的也可以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隐痛,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下腰部脊柱旁可有痛点。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行动困难,甚至在床上不能翻身,仰卧时腿也举不起来,卧床休息后症状又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以后还会反复发作,最后变为慢性腰痛。
另一个是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痛,患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疼痛,是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之一。疼痛一般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扩延至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外踝、足根或足底。站立、步行、咳嗽、打喷嚏甚至用力大便等,都能使疼痛加剧,弯腰直腿抬高等使坐骨神经紧张的动作,可加重疼痛,或产生触电样的放射痛。平时腰往往向放射痛的肢体一侧凸出,不自觉地形成保护性侧弯。双侧坐骨神经受压,可出现双下肢疼痛。
另外同时可伴有下肢无力和感觉减退,甚至会有大小便障碍。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尤其是青年人,询问病史又有负重,扭伤史,就应上医院检查一下。
那些人容易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病人,但以35~45岁的中年人为多, 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上1/3的患者有外伤史,1/2以上的患者为体力劳动者或曾参加过比较长期的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以下三种职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高危因素。
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此类人群中发病率最高。
需要长期保持一种姿势(尤其是弯腰前倾、坐位和蹲位) 的职业,如司机、接话员等。
腰部需要反复重复某一固定运动的职业。
另外,腰椎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以前腰部有过外伤史等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由此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发生在重体力劳动者人群,还常发生在久坐不活动的人群,中老年人、孕产妇等,因此,预防此病发生是很重要的,要求我们平时注重腰部锻炼。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防目的有两个:
①预防发生,
②预防治疗后复发。
由于本症大多由老年性退变和慢性损伤引起, 因此,预防有下列原则和措施:
①平时要注意站、坐、行和劳动姿态。举凡教室和办公室的桌、椅高度,工矿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以及生活劳动习惯等,都须注意和指导。向前弯腰的动作要严加控制,在提起或搬动重物时不可弯腰,而应下蹲,然后起立,保持腰部伸直,并避免参加需要扭腰的劳动。
②加强腰腿部肌肉锻炼,经常进行增强背肌力量和做恢复脊柱活动度的轻柔运动。病后或治疗后穿用支架只能起一时作用,重要的是要将外支架“建成体内支架”,也即加强腰肌锻炼,使其有足够肌力维持脊柱稳定,久穿外支架反使腰肌萎缩,不能依靠腰肌达到稳定脊往的目的。平时,工间操对预防职业性急、慢性损伤都有重要作用。
③预防机体和组织的老化是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同样也适用于椎间盘退变。要广泛宣传椎间盘的保健知识,调节饮食,增强体质和稳定情绪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作哪些检查?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病史、临床查体即可得到初步诊断,但确诊还需行x线、CT、MRI或脊髓造影等检查。
疑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X线检查常提示椎间隙高度的改变,但不能确诊,然而X线检查可提示腰椎有无其他的骨性病变,如骨折、肿瘤、腰椎滑脱等。
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详细显示椎间盘突出节段、 类型和程度等,并了解神经受压的情况,对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可分为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能以非手术治疗使症状缓解,尤其是初发者。治疗必须结合预防,才能巩固疗效,避免复发。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理改变的类型以及病人的年龄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初发、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选择非手术治疗,而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反复发作以及伴有大小便障碍的患者则需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有:完全卧床休息、理疗、磁疗、药物、牵引、腰围保护、硬膜外封闭、髓核化学溶解术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处于急性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要睡硬板床,这是为了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腰部还要垫个小枕头,尽量少坐少站,症状缓解后起床活动,最好有腰围保护。
腰部深部理疗和按摩可使腰肌痉挛松弛,进一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推拿由于各人的方法和轻重不一,不建议使用。
药物治疗主要为非类固醇抗炎药除减轻神经受压所致的炎性反应外,还具有止痛效果,这类药物应用较多,如西乐葆等。西乐葆是第一个环氧化酶2特异性的抑制刑也是由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疼痛、原发性痛经的药物,与其他解热镇痛药物相比较,疗效一致,能明显降低胃肠不适及胃溃疡的发生率达8倍,适合病人长期使用, 勿须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更安全。
硬膜外激素封闭可抑制椎间盘突出部位和神经根处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急性期的疼痛,具有相对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但有硬膜外血肿、感染和化学性脑膜炎等并发症,要求注射技术必须绝对可靠,而且注射次数不宜太多,剂量不可太大。
髓核化学溶解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治疗,以减少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所致的创伤,将能够选择性降解椎间盘髓核的酶注入退变突出的椎间盘中, 通过催化降解髓核的某些成分,降低髓核内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回复或缩小,减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消除或缓解症状的目的。我院自1994年开展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以来,治疗腰椎盘突出症患者千余人,效果肯定。
手术治疗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又有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髓核摘除术等。最近我院开展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可喜的疗效。
腰椎管狭窄症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多。由脊椎连成骨性通道称为椎管,椎管起到容纳和保护脊髓和神经根,但如果管腔狭窄造成神经组织的受压, 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就是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大腿或小腿放射性疼痛,弯腰下蹲后缓解,再行走又可出现疼痛,典型的症状是下肢痛,但也有病例疼痛局限在腰及臀部。长时间站立、活动或腰过伸时症状加重,坐、卧或腰屈曲时减轻,此外,患者常描述下肢有放射性烧灼、麻木、胀痛或无力等。
腰椎管狭窄症需要作哪些检查?
一般而言,经病史、临床查体和平片检查就可作出初步诊断疑诊腰椎管狭窄的病人,X线检查常提示多平面骨质增生,但有骨质增生不一定就患腰椎管狭窄,X线检查可提示椎管狭窄,包括退行性椎体滑脱和退行性腰椎侧凸。
CT对椎管狭窄的诊断有很大价值,可显示详细的骨结构图像,特别是侧隐窝区、椎间盘和黄韧带可与硬膜囊相分辨,有利于诊断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后者有时可能同时合并椎管狭窄。
MRI有利于观察椎管软组织结构,特别适宜观察椎间盘的异常情况。其诊断的准确性优于脊髓造影和未增强的CT检查,敏感性和准确性与脊髓造影的结果一致。
MRI和CT选择性用于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以确定手术方案,评估受累平面,以及需排除感染或肿瘤的病人,能对腰椎作出充分的评估,常可免去术前再行脊髓造影。
得了腰椎管狭窄症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也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用药、改变活动方式、应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闭。
药物治疗主要为非类固醇抗炎药除减轻神经受压所致的炎性反应外,还具有止痛效果,这类药物应用较多,如西乐葆等。经研究结果表明,肌注降钙素可减轻疼痛,增加行走的距离。
治疗腰椎管狭窄较有效的理疗方法有拉力疗法、腰肌强度锻炼和无氧健康训练。骑静止的自行车对有些病人很有效,这种锻炼腰呈屈曲位,多数病人能耐受。用马具设计的踏车行走锻炼,因腰椎不受力,故对腰椎管狭窄的病人也很有用。用于软组织理疗的方法较多,包括:热疗、冰疗、超声、按摩、电刺激和牵引等方法。锻炼和理疗较安全,可延迟手术治疗,锻炼还可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即使不减轻症状,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