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但具有中、重度脊髓损害(JOA评分<15分)或脊髓损害进行性加重表现的患者应该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及其血液循环受到的压迫,预防脊髓损害进一步恶化或改善神经功能。通过融合等手段保持颈椎稳定,避免颈椎异常活动造成脊髓损伤,预防颈椎畸形。手术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病变节段、病变严重程度、颈椎矢状面力线、颈椎稳定性、既往手术史以及医生的手术熟练程度等。
目前还没有哪个因素能预测脊髓型颈椎病的疾病转归,但有证据表明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疾病的远期预后。而一旦决定手术,则应尽快治疗,尤其是对那些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来说,手术越早预后越好,有文献报道与术后功能相关的唯一因素是术前症状持续时间,出现症状一年内手术的患者要比出现症状时间更长的患者手术效果好。
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是通过去除占据椎管空间的骨赘、间盘或韧带结构来完成。通常可通过颈椎后入路或前入路进行减压。
1、后路减压
主要是通过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laminectomy,LAMT)或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 ,LAMP)来完成脊髓的背侧减压。LAMT是20多年前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手术中完全切除椎板和黄韧带并进行颈椎融合,由于颈椎后方稳定结构的破坏,可能会造成颈椎的后凸畸形。LAMP使椎板获得重建但不需要进行融合,使脊髓获得减压的同时保留了颈椎的完整性,保持了颈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减少了术后颈椎后凸的风险。
2、前路减压
主要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ACDF术适用于单节段或某些多节段间盘突出所造成的脊髓损害,有文献报道单纯颈椎间盘切除而不进行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但多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缓解多数患者的根性症状,但可能造成长期的颈部轴性疼痛和颈椎前凸丢失,因此目前颈椎间盘切除术多辅以椎间融合术。ACCF术需要切除单个或多个椎体及邻近的椎间盘并进行邻近椎体的融合。
ACDF、ACCF、LAMT和LAMP具有类似的近期预后,但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是解剖因素,后入路常用于压迫来自脊髓后方的病例,例如后方的骨赘或肥厚的黄韧带;而前入路常用于切除椎间盘、前方骨赘、增厚或骨化的后纵韧带等来自于脊髓前方的致压物。但是,无论压迫来源于那个部位,这两种入路都可以进行充分的减压。除了解剖因素还有几个影响手术入路选择的因素。前路手术更有助于恢复颈椎前凸曲线,对于术前已存在颈椎后凸的患者建议采取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恢复颈椎前凸有学者认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节段(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减压常采用后路手术,因为前路手术有较高的形成假关节的风险。颈椎后凸的患者不适合选择后入路。当脊髓前后方压迫均很严重时,则应该选择前后联合入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