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腰椎外科的发展表现出几个趋势,即微创,小切口,术中的坚强固定,可靠植骨。
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小切口并不一定是微创(比如椎间盘镜手术切口小,但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与开窗手术无明显差别),术中的坚强固定不等于术后可靠的脊柱稳定(手术后近期的稳定性依靠内固定,远期的稳定依靠植骨愈合),满意的内固定不代表术后有满意的疗效(减压效果和对腰背肌的保护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另外,脊柱外科器械的研发和使用,明显提高了手术费用(比如椎间盘镜,通道系统,椎间孔镜),但也确实推动了脊柱外科的发展。
1、椎旁肌间隙入路:近年来脊柱外科的发展除了器械的进步,就是手术入路的改善了。
传统的后路手术需要将多裂肌从棘突上剥离下来并长时间牵拉,造成术后肌肉瘢痕化、无力,对脊柱的静态维持作用下降,出现腰背痛及不稳。椎旁间隙入路从多裂肌与最长肌的间隙进入直接显露椎弓根,避免了剥离多裂肌(图1),创伤明显减小。适用于不需全椎板减压的病人。
2、TLIF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是一种手术技术,更是一种理念。TLIF为单侧经椎间孔入路(图2),将植骨块经该入路置入椎间隙,由于保留了对侧的椎板等后部结构,保护了张力带,使得环形融合有了可能;由于入路为单侧,减压也在单侧,而且在椎间孔区域,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椎管内的扰动,保持椎管内环境,减少相应的并发症,符合了当今外科的微创化趋势,主要适用于需单侧减压并行椎体间融合的下腰椎疾患。
3 、椎间孔镜:椎间孔镜只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的病人,不能进行内固定,对于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人不适合。
椎间孔镜技术是应用医用内窥镜在患者局部麻醉、意识清醒的形势下,通过微小的组织创伤,侧路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利用环踞打磨小关节突,突破纤维环进入椎间盘建立一个摘取髓核的工作通道,然后利用细小的髓核钳和双极射频的可弯曲电极在可视下进行盘内及突出髓核摘取和消融(腰5骶1中央型突出须通过后路咬除椎板和黄韧带通过椎板间隙进入椎间盘摘取髓核)从而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目的(图3),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质性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