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有90%以上的人一生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比如司机、老师、电焊工、装修师傅和公务员等,因为腰椎在弯腰前屈时承受的压力负荷更大,椎间盘更容易撕裂突出。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弯腰的机会越来越多,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年轻化、普遍化和复杂化的趋势。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可以通过保守措施治疗,只有那些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复发的病人才需要手术治疗。应该说目前的手术方式,无论是单纯髓核摘除还是椎管减压手术,经过多年的实践,疗效都很满意,并发症也少。但是这些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术后需要卧床至少4~6周,对于年轻病人可能耽误工作,对于老年人,因为身体心肺肝肾功能减退,而使手术具有一定风险。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成为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这也包括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微创”体现在三个层次:
1、神经根阻滞:也就是日常说的“封闭”,其原理是通过阻断疼痛的传导来减轻病人的疼痛症状。这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式,通过局部麻醉在神经周围注射药物,创伤小,风险小。理论上这种方式不能完全根治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适用于:(1)椎间盘突出急性期,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2)老年病人合并有心肺肾等严重疾病,手术风险大;(3)封闭联合卧床、神经脱水等治疗,部分病人症状可长期控制;(4)对于某些顽固性腰腿痛但诊断不清楚的患者,可以行神经根阻滞来诊断性治疗,如果封闭后症状缓解,则说明腰腿痛和神经有关。
射频消融、臭氧注射等手术:这一类手术的原理是向突出的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或用射频消融掉退变的椎间盘,对于初期的膨出病人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椎间盘治疗效果欠满意。现在这一类手术逐渐减少。
2、椎间孔镜手术: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手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行局麻穿刺,微小皮肤切口完成,对椎管内无干扰,于椎间孔镜下取出突出变性髓核组织,创伤小,不破坏椎旁肌、韧带、不影响脊柱稳定性,通过椎间孔内镜能清晰观察到椎管和神经根,内镜直视下取出突出变性髓核组织。椎间孔镜手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其特点包括:(1)手术风险小:病人在局麻下手术,对于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心肺肝肾等要求不高,特别是对于某些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老年病人;(2)手术创伤小:手术切口不超过1公分,对肌肉干扰小,不破坏脊柱的骨质结构,是通过正常存在的椎间孔来进行手术;(3)疗效满意:已经发表的国际文献报告了在术后1年和2年的随访中,获得的成功率超过90%,早期复发率低于5%。即便是复发的病人,如有必要,照样可以再接受开放手术治疗。(4)恢复快:病人术后当日即可下地大小便,5~7天内出院,3~4周恢复正常活动。
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宜人群:原则上根性症状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只要排除腰椎不稳情况,均可接受椎间孔镜手术。(1)年轻患者,病史不长,根性症状明显,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是椎间孔镜手术的最佳手术对象;(2)CT或核磁共振显示多节段椎间盘突出,但医生临床查体能确定一个主要责任节段,也适宜采用椎间孔镜;这种情况多见于病史较长的中老年患者(3)椎间盘突出伴有椎间孔狭窄患者,可以行椎间孔镜手术,在摘除突出椎间盘的同时行椎间孔成形术。
近年一度被广泛认可的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虽然可应用于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其手术入路及手术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方法相同,都需经椎旁肌入路和实施椎板开窗,肌肉韧带和骨质结构切除,因此其微创性有限,只是切口小但不是微创。国内2/3以上的医院在购买初期做过一些手术后,基本不再使用。
3、椎管减压融合手术:椎间孔镜手术的出现,使得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用局麻、微创治疗。但是那些对于骨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的病人,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已不单单是椎间盘突出这样的软组织问题,而是骨性的问题。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椎管减压并融合稳定。简单来说,脊柱就像是一面墙,如果单纯是墙旧了(椎间盘突出),我们可以装修一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但是如果墙已经歪了甚至快倒了(腰椎不稳),那装修就没有用了,必须得固定牢靠(做融合手术)。所以对于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先要通过拍片了解脊柱的稳定性,如果证实脊柱稳定,哪怕存在多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或者轻度滑脱,照样有可能采取椎间孔镜手术;但是如果证实存在腰椎不稳,则需要在减压术后进行腰椎融合了。
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近来这类手术也采用了微创方法尽量减小手术切口和创伤,例如PLIF或者TLIF方式,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这样就减少了手术创伤和风险,而且可以达到早期下床(术后3~5天)、早期康复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