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谁不渴望健康长寿!祖国医学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养生方法,并形成了以顺为养的养生观。笔者在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下,体会到春季养生应在顺、和、调三方面下功夫。
顺是要顺应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体的功能活动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人只有主动地适应自然,才能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体内在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春季为四季之始,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发的时节。春季之气温煦和暖,属少阳之气,与人体肝胆关系密切,中医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论述,是谓胆为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
春季人体阳气生发,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若“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祖国医学的这些论述,对指导今天的养生仍有积极的意义。春天的到来,人的形神应从冬季的严寒封闭中解放出来,可适当早起,宽衣解带,以舒展形体,和畅气血;可到山野、湖边、草场赏花闻香,领悟自然勃发的生机,培植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春季主风,气候乍暖还寒,还应注意衣着、居室保暖,提倡多捂一捂,不要过多暴露肢体部分,以免伤风受邪。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肝病专科邵冬珊
和是调节情志,就是调整好心理状态,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志的刺激。肝在志为怒,这是春季最易出现的异常情绪。大怒直接损害肝脏功能,破坏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大怒还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有资料表明,各种重大疾病发病率的70%与愤怒有关。还有一种与肝气疏泄不及有关的抑郁症,人们习惯称之为“心病”,在我国,每年引起的自杀人数已高达20余万人,现已成为排在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的第5位死因。据权威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和自杀将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
如何养精调神刻不容缓,在春季要学会适时宣泄情绪,俗话说:心中有气一声吼,吼出烦恼和忧愁。也可通过深呼吸来缓解不良情绪,或者通过K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要让积极的思想情绪来影响自己,如笑就是一剂良药,台湾有位养生专家提倡每天大笑10分钟对身体大有裨益。
笑能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使人胃口大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把人送进梦香,睡得酣甜。
调是调偏救衰之意。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出现偏盛偏衰的反应。如阳虚之人往往出现形寒肢冷,头昏体倦,郁郁寡欢,心虚胆怯之症,至春季得大自然阳气之助,症情可少愈,调养得当的话,病或可愈于春。这类病人应多进行日光浴,多参加激情热烈的运动。
宜食温热之物,如牛、羊、鸡肉等,少食瓜果冰冻之物;宜进温补之药,如补中益气丸、金T肾气丸,忌用苦寒之品,如市场上热销的某些减肥药、排毒药,用之不当,恐伤人体胃气而殃及根本。还可按摩和针灸保健穴,如足三里、命门、关元、气海。另有一类阴虚或阳盛之人,每到春季,病易发作,轻者出现“上火”,如目赤肿痛,口舌溃烂,血压上升等现象,重者可伤风动血或脑卒中。
此类体质之人服食和用药当以柔润之品为主,食以雪梨、豆腐、牡蛎之类,药用杞菊地黄丸、生脉饮,若心肝火旺而烦躁失眠者,可选用牛黄上清丸,或用甘麦大枣汤加酸枣仁、龙骨、牡蛎等,尚可静以垂钓、书法、气功辅之。
附:
1、春季失眠多汗症:每日用五味子6~8克研末,分2次服用,枣汤调下。1周为1疗程,可连续服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