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泌尿系结石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早在公元前四千余年,埃及木乃伊中就先后发现膀胱结石和肾结石。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女比例为4.5:1。有一定的地区性和种族性。肾结石中80%~95%为含钙结石,其中大部分为草酸钙和磷酸钙混合结石及单纯草酸钙结石。
病因及发病机理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素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在这一过程中,尿晶体物质过饱和状态的形成及尿中结晶形成抑制物含量减少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
(一)尿液结晶物质排泄量增高
1、高钙尿
2、高草酸尿
3、高尿酸尿
4、高胱氨酸尿
5、黄嘌呤尿
(二)尿液中其它成分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1、尿PH
尿ph改变对肾结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Ph降低有利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形成;而ph升高有利于磷酸钙结石(ph>6.6)和磷酸铵镁结石(ph > 7.2)形成。
2、尿量 尿量过少则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有利于形成过饱和状态。约10%肾结石患者除每日尿量少于1L外,无任何异常。
3、镁离子 镁离子能抑制肠道草酸的吸收以及抑制草酸钙和磷酸钙在尿中形成结晶。
4、柠檬酸 能显著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
5、低枸橼酸尿 枸橼酸与钙离子结合而降低尿中钙盐的饱和度,抑制钙盐发生结晶。尿中枸橼酸减少,有利于含钙结石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形成。低枸橼酸尿见于任何酸化状态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噻嗪类利尿药引起低钾血症(细胞内酸中毒)、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以及尿路感染(细菌分解枸橼酸)。
(三) 尿路感染
持续或反复尿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含尿素分解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某些克雷伯杆菌、产气肠杆菌和大肠杆菌,能分解尿中尿素生成氨,尿ph升高,促使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灰石处于过饱和状态。另外,感染时的脓块和坏死组织等也促使结晶聚集在其表面形成结石。
(四) 饮食与药物
饮用硬水;营养不良、缺乏VitA可造成尿路上皮脱落,形成结石核心;服用磺胺类药物等。
另外,约5%结石患者不存在任何生化异常,起结石成因不清楚。
结石的种类
磷酸钙结石、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
临床表现
泌尿系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和有无感染、梗阻等并发症。
(一)无症状。
(二)疼痛。
(三)血尿。
(四)尿闭。
(五)尿路感染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