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30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赵先生沮丧着脸,在家属的掺扶下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赵先生还没坐稳,就急切地说:“医生我的病还有治吗?我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全国各大医院都去过,说是已失去手术机会。真是后悔啊!
几年前就到北京看过,医生说要换瓣治疗,当时我害怕手术,能拖就拖。现在拖不过去了,想做手术医生又不给我做。”看着他失望的样子,我一边安慰他,一边仔细地给他进行了体检,详尽地查阅了他在其它医院的检查资料,我不由地暗暗吃惊:太严重了。心脏已极度扩大,心功能很差,腹水、黄疸。我只有请示朱院长,看看还有没有手术的机会。朱院长亲自进行了检查,并带病人到放射科看病人的心脏搏动。朱院长仔细研究病人的情况,然后说:“有一线希望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较大。”我想要是病人当时能及时治疗那该多好!
心脏病专科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向人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不停的将血液泵到全身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心脏瓣膜就是泵的单向“阀门”,保证血流向一个正常的方向流动。阀门若受到炎症、老化、先天畸形及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可引起阀门结构异常,可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这种阀门损坏的心脏病称为心脏瓣膜病。在我国以风湿性心瓣膜病最为常见。心脏最易受累的阀门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阀门狭窄则阻碍血液泵出。阀门关闭不全时,血液会出现倒流。这两种情况均会影响人体的血液供应。在病情的早期,活动时会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休息时也会出喘气、心慌,有的病人可有夜间不能平卧,全身浮肿、肝瘀血、腹水等症状。当瓣膜出现重度狭窄或和关闭不全、瓣叶有严重钙化畸形,并出现心衰、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时,应首选人工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开展是20世纪心脏外科中的一项辉煌成就。
心脏瓣膜置换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挽救了大量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命。然而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在需要手术治疗时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结果延误了手术最佳时机。病情一旦发展到心功能很差(左室功能EF8.0厘米)时,则增加手术和术后的风险;或失去手术机会。
随着人工心脏瓣膜质量的不断改进和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征和时机,现在各类瓣膜手术的成功率极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