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做父母亲的最幸福的莫过于听到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喊“爸爸、妈妈”。但我们知道说话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和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不断发育完善的。这期间也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出现语言功能障碍。
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规律:
4月小儿开始出声笑,5-6月有咿咿呀呀的发音,7-8月可无意识的喊爸爸妈妈,9月能模仿招手再见、拍手欢迎等,1岁可有意识的喊爸爸妈妈,即看到爸爸喊爸爸、看到妈妈喊妈妈。
1岁半可指认眼睛、鼻子等身体部位,2岁可控制大小便并在有便意时能告知看护人,可表达如“妈妈来、吃果果”等这样的短句。
2岁半能分清大小、多少,认识几种颜色,能表达“妈妈吃饭饭”;3岁半以后说话能力接近成人如表达“我们回家吃西瓜好吗?”喜欢听故事并能复述。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语言发育都是一成不变的,这与父母的教育和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如果孩子有如下情况家长一定要引起警惕:
6-7个月发音很少且与人的视线交流短暂;9-10个月仍不认识家里人,不会模仿招手再见、拍手欢迎;1岁以后仍没有有意义的发音,不会主动喊爸爸妈妈;1岁半对大人的语言不理解,即你问他眼睛、鼻子在哪,他不能指出,不能听从你的简单指令:如拿鞋子等;3-4岁说话仍有明显的口齿不清或说话不流畅(即口吃),并已影响到他与其他人的交流;已获得正常语言而在某些疾病(如脑炎、脑外伤)后又失去语言功能等等。
做家长的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到语言专科门诊就诊,帮助孩子找出病因及了解其语言障碍的类型,及时得到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指导和治疗,以免错过孩子最佳的语言学习期而最终影响正常语言的获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