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好友的宝宝连续发热1周,在医院静脉输液不仅没退热,还出现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皮疹,来电咨询后建议去当地儿童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川崎病,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很快即恢复出院,事后好友说开始以为就是一般的感冒发热,幸亏来电问我,要是晚点确诊很可能会出现血管后遗症。
川崎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在婴儿及儿童均可发病,大部分患儿在5岁以内,6-18月宝宝多见。目前川崎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什么样的发热需警惕川崎病?
川崎病的发热往往无预兆,突然发热,多为7~10天,最高温度常达39~39.9℃。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不能退热,发热过程中,常可见宝宝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继之皲裂、出血,部分宝宝可见舌头呈杨梅样,手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硬性水肿,大约10天后可出现指趾端大片状脱皮,躯干尤其会阴部出现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有瘙痒感,但无水疱或结痂。还有一过性颈部淋巴结肿胀,大多在单侧出现,稍有压痛,一般在发热后3天内发生。
川崎病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呢?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即可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最早发病第6天即可测得冠状动脉瘤,第2-3周检出率最高,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动脉瘤大多可于1-2年内消退,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缺血症状或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患川崎病的宝宝需定期随访复查心脏彩超,如有冠脉血管病变需口服阿司匹林至冠脉血管恢复正常才能停药。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了发热伴皮疹、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确保孩子的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