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疑病症
看到这个标题,您一定感到很纳闷吧:人生在世,谁不害怕身体生病呢?的确,疾病不但对一个人自身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而且还会对家庭造成伤害和负担。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不生病,常常还会遭遇许许多多病痛的折磨,有报道60-80%的“健康人”每周都会有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而其中只有20%的人表示担心,即使这样,经过他人的劝导这20%的人也会放下心来,但就有那么一类人却久久不能放下心来,总是过分地关注自己的身体,总是感觉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害怕身体生病的人”。小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小王,男,29岁,从小特别爱卫生,非常注意身体保健。3年前其母亲因心脏病突然去世,这对其产生很大的精神打击,忙完丧事后的一天晚上,小王突然感到“一股气”从胸部直往上冲,且伴有头痛、左手发麻、心慌等,当时他急忙赶往当地医院内科就诊,医生全面检查后均未发现异常,小王仍不放心,回家后自己查医学书籍、上网查相关资料,仍一无所获;几天之后,他感到右上腹疼痛,食欲下降,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肝炎,于是又到省级医院看肝病专科,医生对其进行了全面体查后,并抽血查乙肝、丙肝,腹部CT检查等,均未发现异常,小王仍坚持要求抽血做一步进化验,要求做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不得已医生只好给他开了这些检查,几天后结果出来仍未见异常,小王依旧不放心,又挂了肝病外科的专家号就诊,要求医生进行手术探查肝脏是否有问题,医生告诉其没有手术指征而拒绝了患者手术的要求,他为此和医生争执了起来,甚至还到医院领导投诉那医生,认为该医生不会看病,从此以后,3年来,他只要感到哪儿稍有不适,就经常请假四处看病,北至协和,南至湘雅,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不下数十家,光检查报告单就有厚厚的好几本,得到的结论是无任何身体异常,患者为此痛苦不堪,认为自己得的是一种目前无法检测的“绝症”……
看了这个病例,大家说小王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呢?小王当然有病,不过他患的不是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 -------“多疑病”,也就是现代医学上的“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类表现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说身体不适,但与实际健康状况并不符合的精神疾病状态,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 疑病症的发病与病人的性格基础有关 这种人往往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对健康的要求较高,信守养生之道,过分注意来自内脏及身体的各种感觉,十分关注自己的脸色、舌苔、脉搏、体重、大小便等,对身体的不适,常常有过分夸大的描述。
2. 疑病症常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因而常带有患者所在社会的文化色彩。如:我国传统观念认为手淫遗精会造成“肾亏”,使得有手淫遗精的年轻人常常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情绪低落、躯体不适,最终造成疑病症。
3. 临床症状复杂 会出现全身各器官的不适症状,而相关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有时即使检查出某项指标有轻微异常,也不能解释其所谓的“病痛”,但这“轻微异常的某检查指标”往往会成为患者坚信自己有某病的“有力的证据”。
4. 反复求医 该类病人为了查出病因,常频繁地更换医院和专家进行检查,多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内外专科就诊,为了查出病因常不惜一切代价,反复要求检查,尤其是一些高科技昂贵的检查,甚至会坚持探查性手术,过度检查往往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这类病人很少到心理疾病科就诊,否认自己有心理疾病,特别反感“心理疾病”的称呼,往往由此而引发医患纠纷。
5. 病人常处于“害怕患病,而坚信自己有病”的矛盾状态中 这类患者对许多疾病的表现关注有加,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患有这些疾病严重时痛苦的感觉,因此从内心里非常害怕患有这些疾病,而一旦稍有躯体不适,他们马上就会将这不适与某某疾病“对号入座”为之反复就医检查,以求证实。
6.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程迁延不愈 有调查显示,82%的患者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满意,由于该类病人敏感多疑,非常关注药物说明书,对药物引起的副反应特别地介意,顾虑重重,因此对医嘱依从性差,疗效欠佳,治疗上应尽量少用药,以免给病人进一步的不良暗示:“没有病的话,干嘛还给我用药”。主要是心理治疗,消除病人对健康和疾病的错误认识,纠正不良的适应行为,来达到消除病症的目的。
7. 发病前常有一定的精神刺激因素存在 或因亲朋好友患重病甚至死亡常心有余悸,或为工作、人际关系而烦恼;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少疑病症是医源性的,或因医生的言语不慎、错误的诊断治疗、不必要的反复检查、长期未确诊等而造成不良暗示都可能是造成疑病症的诱发因素。造成医源性影响容易,而要消除它却十分困难。
总之,疑病症是一种“一疑生百病”的“心病”,一种没有“躯体疾病“的“心理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