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2011年9月26日初诊。主诉:阴茎及龟头反复出现水疱、糜烂伴痒痛3年,加重6天。3年前患者因不洁性生活而患病,曾口服及外用阿昔洛韦,皮损消失,但以后每月反复发作。六天前因不洁性交,病情加重。刻诊:阴茎见簇状水疱,基底潮红,龟头小片糜烂面,有少许渗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睡眠欠佳,小便黄,大便可,舌红苔薄黄,脉弦滑细。中医诊断:阴疮,西医诊断:生殖器疱疹。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素有阴虚,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佐以益气养阴。处方:萆Z10g、黄柏15g、生薏仁25g、土茯苓15g、泽泻10g、白花蛇舌草15g、丝瓜络8g、淡竹叶8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黄芪15g、生地15g、甘草5g,连进14剂,水煎口服及外用。二诊:服上方后,水疱消失,糜烂面愈合。继用上方减淡竹叶、土茯苓加淮山药15g、枣皮10g、知母10g、丹皮8g、茯苓10g,嘱其洁身自好,连用药1月,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复发性疾病[2]。生殖器疱疹属中医“热疮”、“阴疮”的范畴。杨师认为GH主要病因是“交媾不洁”,其发病机理为“湿热淫毒下注阴部,久羁则灼伤气阴,正气不足,正虚邪恋,故病情反复发作”。本案湿热淫毒缠绵黏滞,蛰伏体内,久伏则耗气伤阴,形成正虚邪恋之势。因不洁性交,引触伏邪,湿热淫毒再度循经走窜,而见诸症。湿热下注之证较著,急则治其标,故初诊以萆Z、生薏仁、土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花蛇舌草、淡竹叶、黄柏泻火解毒、清热利湿;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并佐以黄芪、生地益气托毒,养阴护正;丝瓜络通络引经。二诊伏邪渐去,阴伤之象暴露无疑,遂加以扶正养阴、清虚热之品;纵观全方,清补并举,共凑解毒除湿,滋阴清热之功。药证相合,故能徐建远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