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减压术后脊髓漂移与疗效相关性及脊髓漂移机制。
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0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颈椎病后路减压手术47例,男31例,女16例,其中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7例,全椎板切除术20例,减压节段C3-6,19例, C2-6,1例, C3-7,27例。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比较单开门手术与全椎板手术患者的脊髓后移距离;在MRI影像T2加权像上正中央矢状面进行测量术前颈椎角,脊髓前平均压迫率、纵向距离指数、减压节段内最大压迫直径及脊髓后移距离等;根据脊髓后移距离分A、B二组,比较组间JOA评分改善率及优良率,进行脊髓后移与疗效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像学上4个参数与脊髓后移距离的相关性。
结果:1二组间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后移距离与JOA评分改善率相关分析r=0.667(P<0.01),有显著相关性。两组颈椎角及脊髓前平均压迫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减压长度及纵向距离指数无差异(P>0.05)。脊髓后移与影像学单因素分析显示:脊髓前平均压迫率和颈椎角对脊髓后移距离经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呈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性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对脊髓后移产生协同作用;手术减压节段、纵向距离指数与脊髓后移距离无相关性(P>0.05)。
结论:1. 颈椎后路手术减压节段内脊髓平均后移距离与临床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在后移3mm-4mm间脊髓功能的恢复较好。2. 颈椎后路手术脊髓后移距离可能与脊髓前平均压迫率、颈椎角因素相互并联作用有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