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退变性腰椎侧凸(DLS)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 35~73 岁之间,平均 56.13±7.95岁,为DLS组,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的非腰腰椎疾患的患者60例的影像学资料为对照组。2.对DLS组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SRS-22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化,对患者的影像学参数(腰椎侧凸Cobb 角、前凸角、稳定性、顶椎体旋转度、相邻椎体的最大侧方位移度、腰椎滑脱程度、腰椎间孔的面积、椎管面积等)进行观察测量。3.将DLS组与对照组的MRI椎管面积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对照组左右侧椎间孔面积及手术前后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DLS组的腰腿痛VAS评分和SRS-22评分与影像学参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1.临床特点:在62 例DLS组患者中,伴有基础疾病史患者 51 (82.3%)例 ;病史3月-25年不等;腰痛患者 57 ( 91.9%)例,其中男27例,女 30 例,男女间无明显差异(P>0.05);下肢痛的46(74.2%)例;22(35.5%)例出现有间歇性跛行,17(27.4%)例下肢肌力、感觉有减退。2.影像学特点:DLS患者侧凸 Cobb 角 11.25°~30.10°,平均 14.22°±3.16°;前凸角在-8.25°~49.75°,平均18.27°±13.16°;凸向左侧34 例, 凸向右28侧,左侧凸与右侧凸大致相当( 34∶28) , 凸侧方向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P>0.50);56例(90.3%)椎体旋转度QⅡ;41例(66.1%)表现椎体不稳; 39 例( 62.9%) 出现>3mm的侧方位移;34(54.8%)例出现椎体矢状位滑脱,椎体滑脱均在65%以内。腰椎间孔和椎管面积测量中,DLS组的凹侧、凸侧椎间孔和椎管面积均较对照组小,凹侧椎间孔减小明显,DLS组凹侧椎间孔面积较凸侧小(P<0.05)。2腰痛与相邻椎体的最大侧方位移、腰椎稳定性、椎间孔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与腰椎间孔的面积、顶椎的椎体旋转度、椎管的面积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间孔的面积、腰椎的稳定性、椎管的面积、腰椎前凸角、椎体的侧方位移、顶椎的旋转度有显著相关性。3在经充分减压,稳定脊柱的基础上,腰痛的改善率与腰椎最大的侧方位移和腰椎前凸角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下肢痛的改善率与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生活质量SRS-22评分与腰椎前凸角、顶椎的旋转度和椎体的侧方位移的矫正率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1.退变性腰椎侧凸以中老年好发,症状以腰痛(91.7%)、下肢放射痛(74.2%)为主,部分患者下肢有神经功能损害(27.4%)。2.退变性腰椎侧凸影像学特点:侧凸Cobb角较小,左侧凸与右侧凸大致相当,常伴有顶椎的侧方移位或旋转半脱位、矢状位的滑脱以及腰椎前凸角的减少或后凸。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凹、凸侧的椎间孔面积和椎管面积均有变小,凹侧椎间孔面积减少明显。3.腰椎间孔的面积、腰椎的稳定性、顶椎的旋转度、椎管的面积、腰椎前凸角与临床症状有显著相关性。4.手术充分减压,稳定脊柱,恢复腰椎的前凸角、改善顶椎的旋转度和最大侧方位移是获得良好疗效的有力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