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髋臼内陷症即股骨头内陷突破髋臼内壁,且超过髂坐线。对于原发性髋臼内陷症较少见且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继发性髋臼内陷症多继发于感染、炎症及创伤后[1]。对于成年患者已出现骨关节炎改变时常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国内外对于髋臼内陷症的髋臼重建方式仍存在诸多争议,我科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植骨术重建髋臼,恢复患髋的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髋臼内陷症12例12髋,男5例,女7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61.5岁:病程1.5-25年,平均7.8年。其中轻度内陷3例,中度内陷7例,重度内陷2例,原发性3例,继发性9例,继发性因素:类风湿关节炎5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创伤2例。
2.2手术方法
2.2.1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均拍摄以耻骨联合为中心骨盆正位X线片,并按1:1.15放大,用假体模板测量,术前大致确定假体大小。测量髋臼内壁与Kohler's线之间的距离,根据Charnley的诊断标准分度:2度:(中度内3度:(重度内陷)超过15mm。本组病例轻度内陷3例,中度内陷7例,重度内陷2例。并在X线片上测量双侧股骨偏心距(股骨头旋转中心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距离)及髋臼旋转中心,予以标记。对于继发性髋臼内陷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至症状缓解后确定手术方案。
2.2.2手术方法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腋部垫空,常规消毒铺巾后,作患髋后外侧入路12~15cm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阔筋膜张肌,剥离外旋肌群及关节囊,充分暴露术野,于小转子上0.5~1.0cm截骨,取出股骨头,清理髋臼周围骨赘及软组织并打磨髋臼。
术中再次评估髋臼内陷的程度,对于轻度内陷者,采取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对于中重度髋臼内陷者均将截下的股骨头去除软骨面咬取松质骨植入内陷的髋臼窝内,恢复患髋的髋臼旋转中心,再根据试模大小置入相应型号的髋臼杯及聚乙烯内衬并拧入螺钉固定。再屈曲、内旋患侧髋关节,经截骨处扩髓,根据假体柄试模大小置入生物型或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装上球头后,复位患侧髋关节,恢复患髋的颈干角及股骨偏心距。检查假体位置满意后,冲洗、关闭伤口,根据术中出血量适当输血。
2.2.3术后康复及随访
术后使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术后1~2天视伤口出血情况使用常规抗凝治疗7-10天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1周开始在助行器辅助下进行患肢部分负重行走,2-3月后开始完全负重行走,避免患髋过度屈伸、内收、内旋活动。于术后1、2、3、6、9、12月,以后每年1次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评估髋臼及股骨柄假体有无松动、移位,髋臼有无再次内陷。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并与术前进行对比。
3、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至62个月,平均37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9.5+5.5)分,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90.5+4.5)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1分。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均良好,无松动、移位,移植骨与髋臼融为一体,无髋臼再次内陷。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结果满意,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均获得日常生活能力,无一例出现假体松动、移位。
4、讨论
髋臼内陷症是一种股骨头内陷突破髋臼内壁,且超过Kohler's线(坐骨内侧缘与髂骨内侧缘的连线),引起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最早是由德国病理学家Otto[2]于1824年提出,在19世纪末期开始被全世界广泛认可,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对于原发性髋臼内陷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1,2],对于继发性髋臼内陷多继发于感染、炎症及创伤后,患者的髋臼向内、上内陷,常表现为髋部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减少。
手术是治疗髋臼内陷症的主要手段(对于继发性髋臼内陷者,则需先明确继发性因素及预先处理)。临床上较常用的术式包括:关节融合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成形术、股骨转子间外翻截骨术、软骨融合术等,对于髋臼内陷症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大多基于患者的年龄、骨骼发育是否成熟以及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范围及程度[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