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肾病综合征)以高度水肿为主要表现,因此可按中医的“水肿”进行辩证论治。一般初起多属邪盛而正气不衰,治疗可以标(水湿)论治;日久则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疗要注意本虚(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也要注意标实(水湿、湿热夹气滞、夹瘀血)的不同,标本同治,方可取得疗效。
1、标本同治、治疗水肿
凡水肿初起,病程较短,以面部水肿为甚者,可从肺治,宜宣肺行水,方如越婢加术汤、麻桂五皮饮之类;如是高度水肿,日久不消,在病程中突然合并外感发热或有上感咳嗽者,此时不失时机地运用宜畅肺气佐以渗利之剂,而使尿量突然增多,使全身水肿消退。高度水肿经久补清,属脾肾阳虚者为多,偏脾阳虚者可用实脾饮,偏肾阳虚者可用济生肾气丸,惟在温运渗利的同时必佐木香、槟榔、厚朴、大腹皮、陈皮、沉香之类,以助气化,可使尿量明显增多。而高度水肿,腹水明显,无明显阳虚,又有腹胀者,皆以行气利水效果较好,轻则用大橘皮汤,重则用导水茯苓汤,均可使尿量增加,水肿逐渐消退。
2、中西结合,减毒增效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分阶段,分期使用中药综合治疗,个体微调,特别在降低蛋白尿,消除水肿,保护肾功能,显著减轻激素副作用,防止激素依赖,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总结出了系统的诊疗常规和有效的方药,提高了临床疗效:
①大剂量激素治疗阶段:强的松成人1mg/kg/d,每日晨顿服,疗程8周-12周。近年来我科改用甲基强的松龙40-80mg/d精滴,临床观察缩短了住院日,提高了疗效,副作用少。此阶段常表现为阴虚火旺之证,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生地、山药。
②激素减量阶段:8周-12周后,每1-2周减原剂量的10%,至20mg/d时注意慢减以防反跳,在激素减量过程中,临床表现常从阴虚向气虚转化,而呈现气阴两虚之证。此期中药需增加益气补肾之品,以利激素撤减,巩固疗效,如逐步加用:太子参、黄芪、杜仲、川断等。
③维持治疗阶段:最小有效剂量作为维持量,再服0.5-1年,此期重在预防复发,成人重在温肾,中药加益气养阴,滋补脾肾之品,如加用黄芪、太子参、生地、枸杞、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等。
3、“久病入洛”,活血化瘀
肾综患者病程较长,“久病入洛”,可使患者气血运行不畅,且患者多有水肿,水肿日久,水气停积于经脉,可使肾络痹阻,瘀血内生。同时患者高度水肿,血脂高,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因此必须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常用药物有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全虫、丹参、泽兰、大黄等。
4、固表护卫,预防感冒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使病情复发加重,因此,让患者注意预防感冒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若患者素体比较虚弱,容易出现感冒,则在辩证用药的同时加用玉屏风散以固表护卫,预防感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