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先心病外科和内科各自的发展和局限,让我们有机会结合各自的优点,构建多学科合作的学术团队和组织架构,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效率,寻求常见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缩窄(CoA)等的最优化微创治疗整体解决方案,并绘制临床路径图。
方法:创建多学科学术团队,包括心内科(先心病)专业、心外科(先心病)专业、心脏超声、放射专业、监护医护团队等;建立先心病综合病房,并得到相应的硬件支持,如围术期食道超声多普勒、hybrid手术室、薄层CT胸部大血管三维重建等。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工作模式,包括固定的术前讨论、术中术后反馈机制。规范不同病种的临床治疗原则,以房间隔缺损为例,缺损纵径/房间隔伸展径<0.6,缺损边界存在者进入介入封堵候选;房缺纵径/房间隔伸展径>0.6,缺损1-2侧边缘缺失者或介入失败者进入经胸封堵候选;超过2侧边缘缺失者或经胸封堵失败者进入腔镜体外循环手术名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进行微创治疗的VSD、ASD、PDA、CoA患者241例入组,年龄3月-61岁,其中行内科介入封堵术者138例,介入指征不合适转行外科经胸微创封堵术者72例,植入带膜支架者17例,胸腔镜下体外循环修补术者14例;选取同一段时间进行常规外科开胸手术的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引流量、用血量、肺部并发症率、疼痛评分、伤口感染率及住院花费等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方程并绘出散点趋势图。
结果:经过学科组织架构的梳理和优化,建立了一种放射状的多学科工作和沟通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线状工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常见先心病的多学科联合微创治疗中效率更高,治疗结果满意,并且更具有学术成长性,值得在其他疾病的多学科治疗中推广。入组的患者,其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引流量、用血量、肺部并发症率、疼痛评分、伤口感染率及住院花费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且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结论:通过适当的架构梳理,常见先心病的多学科联合微创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可以做到的。患者入院后,由多学科团队联合讨论确定最优的微创治疗方案,并按标准的治疗流程(介入封堵――经胸封堵――腔镜下体外循环修补)进行,并统一评估术后结果。这样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提高了治疗效果,更高效利用了医院资源,病人和医务人员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