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长假一过,肝病门诊的就诊量就会激增,患者所患主要为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很多人因在假日期间大吃大喝加上作息不规律,肝脏代谢负担猛增,出现恶心、乏力和肝区隐痛等不适,其中有些人还有血脂、转氨酶、尿酸等指标升高。通常所说的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这两种脂肪肝有什么区别,应该如何防治呢?
1、都是饮酒惹的祸
过量饮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它不但会阻碍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而且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酒精性肝病的疾病进展依次表现为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研究显示,近60% 长期嗜酒者有脂肪肝,20% ~30% 最终通过酒精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虽然脂肪肝本身与肝癌没有直接关系,但一旦发生肝硬化,肝脏恶性病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2、并发疾病应警惕
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限于肝脏本身,还会促进多种疾病发。一旦合并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疾病,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欧洲一项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使50 岁以下的患者寿命缩短4 年,50 岁以上的患者寿命缩短10 年。其主要原因为脂肪肝加剧了代谢紊乱,促进2 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导致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3、节后护肝两部曲
节后护肝可以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专家建议,节后应调整膳食结构,低脂少糖,定时适量,杜绝“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和酗酒;同时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每天可以进行快走、游泳、打球等运动。
专家介绍说,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节制饮食、减少饮酒和增加锻炼后可恢复正常,但一旦出现脂肪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发生了肝功能损伤可以加用一些安全可靠的保肝药物,如腺苷蛋氨酸、维生素E等。患者应遵循医嘱,选用列入权威正规的《肝病诊疗指南》的药物,不要偏信广告,以免适得其反,加重肝脏负担,反而可能贻误治疗时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