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HZ)可以引起剧烈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如胸背部的疼痛,绝大部分都是由其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急性期HZ疼痛即出疹最初30天内的疼痛;慢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期后持续疼痛超过3个月者;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亚急性。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典型代表,不仅折磨着患者,而且如灼烧般的疼痛是终身难忘的。PHN是临床医生常见的难题之一,值得庆幸的是,通过临床医生不断地探索,其治疗已经得到相对有效地发展。
目前,带状疱疹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治疗;神经功能调节治疗;缓解或消除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损伤修复治疗;巩固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其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西医药物治疗、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电生理治疗、交感神经治疗、针对神经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根或者神经干的阻滞治疗等多种方法。以下先介绍药物治疗PHN
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除了抗病毒的药物之外,用药物减轻患者疼痛也非常重要。在众多治疗PHN的药物中,西医的效果我们有目共睹,但是我国传统医学也有很多精华之处,若中西医综合治疗,想必会有更显着的疗效。
西药里,常用的药有阿片类镇痛药,消炎镇痛药NSAID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其口服用药方法为三阶梯镇痛疗法,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选择药物,并针对疼痛性质和不同的阶段加以辅助用药。通过临床医生多年探索,现已基本形成固定的模式,其中一线治疗药物是抗抑郁药+NSAID+抗癫痫药,神经修复药物,外用药;二线治疗的药物是弱阿片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三线治疗的药物是强阿片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
NSAID药即非甾体抗炎药,我们熟知的阿司匹林,阿米替林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同样为镇痛药的是弱阿片类,以曲马多为代表,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
基本上所有PHN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除了从心理上得到治疗外,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也很重要,可抑制神经突触对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提高疼痛阈值,对灼性神经痛最有效。这类的抗抑郁药有丙咪嗪,阿米替林,氟奋乃静等。
抗癫痫药即抗惊厥药,可稳定细胞膜兴奋性,合用抗抑郁药可提高疗效,常用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辣椒素可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所致的表浅性疼痛,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B6,B12等均可提高治疗PHN的效果。
以上药物虽然疗效显着,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须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除了口服用药,外用药之外,还可以进行椎管内给药,静脉给药等。椎管内注药是国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硬膜外腔注药(PCEA),埋藏泵和蛛网膜下腔注药等。另外,还可采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或)氯胺酮。
带状疱疹在中医里属于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外泛于皮肤的表现,有多种中药方可治疗,如热盛者,可用胆草9克,黄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当归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大黄9克,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湿盛证,用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9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枳壳9克,泽泻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滋腻之品。此外,外用的中药可有疱疹膏,雄黄洗剂,大黄虎杖冰片酊等。
总之,药物治疗是基础,因根据病人情况,应采取个体化方案,合理选配,联合用药,及时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