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是骨原发肿瘤第二好发的部位。股骨近端切除常会导致髋关节不稳,这是因为髋关节原来坚强的关节囊强度下降及髋部外展肌肌力下降引起。但是,虽然股骨近端受到的压应力较大,但是相对于膝关节周围人工假体重建的失败率,无论是金属假体还是异体骨重建,都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单纯人工假体和复合假体是该部位最为常用的两种重建方法。并且后者有着更好的功能预后。该部为假体常见的并发症有脱位,假体松动等,对关节囊及外展肌重建能够有效的提高髋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术后功能。
1、人工假体重建
对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行人工假体或人工假体异体骨复合物重建,最重要的是外展肌的重建。该部为保肢手术并没有增加局部复发率。对于股骨上段人工假体重建,脱位,无菌性松动和聚乙烯衬垫磨损是最常见的假体相关并发症。Grimer等报告的假体脱位率为20%。Ilyas等回顾了15位患者进行生物型Kotz股骨近端假体重建病例,平均随访6.7个月,1例无菌性松动,2例感染,脱位率为20%。Malo等通过对31例非骨水泥铰链式肿瘤膝关节及25例水泥型组配式肿瘤型旋转铰链式膝关节进行重建随访的研究中认为患者年龄,有无病理骨折以及假体类型是影响假体预后的主要因素。
Eckardt报告了46例股骨上段肿瘤型人工假体术后随访结果: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57%,假体生存率为 68%。Malawer和Chou50报告了7例股骨上段及双动髋关节置换病例。3例(43%)发生复发,1例行截肢治疗,术后随访5年没有翻修病例。Unwin等报告了263例股骨上段假体置换病例,截肢率为6.5%,翻修率为6.1%,20年生存率大于80%。Grimer对41例股骨上段原发恶性肿瘤进行人工假体置换,平均随访9年,10年总的生存率为65%,20年总的生存率为48%。局部复发率为28%,并且9例骨肉瘤中的5例发生复发并死亡。31例软骨肉瘤中7例发生复发(23%)。总的截肢率为13%。Grimer假体翻修手术中1例因为复发,2例因为反复脱位,6例因为无菌性松动。
髋臼是否处理,即全髋与双动髋关节对术后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脱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脱位率为11-15%。应用双动人工髋关节进行股骨上段重建时不需要进行髋臼成型,有的长时间随访结果也得到相同的结论。有人常规保留髋关节囊,加强髋关节,并进行局部肌肉重建以加强髋关节稳定性,并且保留髋关节囊并没有使肿瘤的复发率增高。Bickel等报告了57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进行双动关节及髋关节囊重建术后平均随访80个月,没有患者需要再次进行髋臼成型术,并且只有1例发生脱位,没有关节囊局部复发的病例。
股骨上段假体置换后髋臼的松动率要高于股骨假体的松动率。普通全髋使用直径32mm的头时发生松动率较高。Carter应用大号的人工股骨头以减少松动率。不同文献报道的股骨上段假体松动率不同0-46%不等。Malkani等应用肿瘤型假体重建非肿瘤型病变病例,12年假体完好率64%。Morris等报告了31例生物型股骨上段及双动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8年,没有翻修病例。在大多数的研究中,脱位是最常见的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从2%-20%不等。
脱位率是普通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率的两倍,原因可能是由于外展肌肌力较弱。Carter报告的41例股骨上段病例中有6例需要翻修,占11%。假体折断文献报告的发生率为1-4%。这一比率随着假体设计的逐渐改善和假体材料逐渐更新将会有所下降。股骨上段人工关节重建术后病人,在其后应力较集中的后内侧皮质并没有明显的成骨,相反在前外侧由于应力遮挡的作用会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股骨上段也可采用异体骨移植或异体骨假体复合物重建。使用异体骨的优点是可以重建大转子上的肌腱韧带止点,理论上可以使髋关节功能更好。同时异体骨与宿主骨之间的愈合可以提供更为持久的生物固定。同时可以挑选尺寸及外形均合适的异体骨进行重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