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症概念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以至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增龄性退行性病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
二、流行病学概况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五大区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2.4%,女性高于男性。妇女每10年平均骨量丢失10%。60-70岁的女性中有1/3患骨质疏松,80岁以上的女性则有2/3患病。虽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要低于同年龄段女性,但同样存在发生严重骨折的风险。
三、危害
长期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骨折,且这种骨折很难痊愈。
四、骨骼结构
骨骼的成分细胞有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祖细胞四种。骨祖细胞位于骨膜内层,是骨组织的干细胞,能不断增殖分化变成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类骨质,并将自己包埋在其中,就变成了骨细胞。破骨细胞胞体积较大,主要功能是吸收骨,一个破骨细胞可以吸收100个成骨细胞所形成的骨质。
骨基质由有基机质(包括I型胶原、粘多糖)和骨矿盐(磷酸钙、碳酸钙)组成。钙盐沉积到类骨质,使骨组织变坚硬。
五、骨重建
破骨细胞将局部旧骨吸收,再经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填充间隙,这种“破多少、建多少”的动态平衡状态称之为“重建偶联”。人体每年全身有9%的骨量经过了骨重建。如此推算,每11年全身的骨骼就会更新一遍。骨重建能使骨骼内部微细的损伤得以修复,保持骨生物力学功能及有助于矿物质的稳定。
骨重建的过程又称为“骨转换”,需经过起始、活化、吸收、形成和矿化五期,将其活跃程度称之为骨转换率。
六、诱发骨质疏松的因素
钙的缺乏是公认的因素。降钙素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性激素分泌减少。
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营养缺乏。户外运动减少、不负重等,使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弱。维生素D受体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酸性体质者更容易发生骨质丢失。特发性骨质疏松原因不明。
七、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1、皮质醇增多症。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糖尿病。
4、肢端肥大症。
5、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6、成骨不全症。
7、半胱氨酸尿症。
8、类风湿性关节炎。
八、骨质疏松症疼痛机理
骨转换过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坏,骨膜下皮质骨破坏,破骨细胞溶骨本身可致疼痛,以夜间痛为主。机械应力造成的微骨折,通常出现在轻微外伤后,以劳累后疼痛为主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大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强烈压痛及叩击痛及慢性腰痛。相应的脊神经压迫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
骨质疏松疼痛临床特点 早期无明显症状,疼痛多出现于疾病的中后期。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67-80%的患者表现为腰背、双髋、下肢乃至全身性骨痛、肌肉痛。10%左右伴有四肢麻木,9%伴肢体放射痛。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
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用力时加重。一旦并发骨折,包括临床难以发现的微细骨折,即可爆发严重的急性疼痛,轻微活动都会引起“痛不欲生”的疼痛。
男性骨痛低于女性,可能原因为:男性痛阈较高,男性所受教育性格培养使之不愿意表达疼痛,以及对自身的关心程度比女性低,导致因疼痛而就诊的比例较低。男性本来患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女性低。
九、骨质疏松症疼痛的鉴别诊断
(1)腰扭伤和腰肌劳损:
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仅存在肌肉痛,更主要的是胸、腰椎骨折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一般局限在棘突,存在局部棘突的压痛和叩击痛。
(2)恶性肿瘤脊柱转移或脊柱结核所致的局部骨质破坏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引起的疼痛,在强制固定脊柱或持续固定2-3周后,疼痛可逐渐减轻,而后者则不行。
(3)其它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
骨软化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多发性骨髓瘤
十、抗骨质疏松治疗
1、抗骨吸收药物:
1、激素替代疗法(ERT) :
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雌二醇1~2mg/日、乙烯雌酚0.25mg/每晚、复方雌激素0.625mg/d、尼尔雌醇2mg/半月。常用的代表药物为利维爱(Liviai)。该药含有雌、孕、雄三种甾体激素之活性,正常剂量之1/4(1.25~2.5mg/日)就能明显增加骨量,且副作用少。使用ERT可以减少33%的脊椎骨折和27%的非脊椎骨折。
ERT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作用减弱.长期应用雌激素可出现乳房肿痛、阴道出血、促凝血倾向及提高乳癌的发生率,因此临床推广受到影响。专家认为,如果激素替代疗法使用得当仍是利大于弊。
2、降钙素:
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消融;并能阻止多功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破骨细胞,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抵制骨吸收。降钙素可增加尿钙的排出降低血钙,但其降钙的作用主要还是通过抑制骨溶解和骨吸收。
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所致的急、慢性疼痛以及骨肿瘤等疾病引起的骨痛均有显著疗效,骨痛改善的总有效率达95%。机理:诱导血浆β一内啡肽水平升高;抑制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强有力的抗溶骨作用
常用的药物:
益钙宁(依降钙素、鳗鱼降钙素)20U肌注,每周一次,连续10次;
密钙息(鲑鱼降钙素)50~100U肌注,开始为每日或隔日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2次,连续注射1500U。
降钙素尚有皮下注射、经鼻喷入吸收等给药制剂和方法。
副作用:
包括食欲减退,颜面潮红、皮疹、恶心与头昏等。偶有过敏现象。临床上要求部分降钙素制剂使用前进行皮试,以增加该类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鲑鱼降钙素
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在所有降钙素中鲑鱼降钙素的生物活性最高,是人降钙素的40-50倍,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快的起效时间。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还治疗其他疾病导致的骨痛。
3、二磷酸盐
二磷酸盐能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前体转化成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与骨矿物质紧密结合,直接阻挡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
第三代的代表药物为阿仑磷酸钠,是目前循证医学最充分的双膦酸盐。对比安慰剂组,阿仑膦酸盐治疗18个月时可显著减低髋部骨折累计发生率63%。阿仑膦酸盐改善BMD至少要治疗6~12个月,预防骨折至少要治疗12个月。
2、矿化作用药物
1、钙剂:
钙剂为骨质疏松症之基础治疗药物,通过降低骨转换率增加骨矿含量。
由于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故临床习惯首选含维生素D的复合钙剂,如碳酸钙制剂钙尔奇-D,每粒含钙600mg、维生素D125U。
2、维生素D:
维生素D活性代谢物(1,25一双羟维生素D)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
常用药物为罗钙全、阿法骨化醇。
药物治疗是长期不间断的过程,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坚持终身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
1、镇痛药物:疼痛较重者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常不能满意地缓解疼痛,需要弱阿片类药物。
2、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
3、电磁场、热疗、低频脉冲、经皮神经电刺激:极板置于疼痛部位,用高频、低电压刺激。每日l~2次,每次20―30min,10次一疗程。
4、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患者。骨水泥直接固定椎体微骨折可能是主要的镇痛治疗机理,还有骨水泥聚合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所致暂时高温(局部温度暂时可达到70℃),会造成周围痛觉神经末梢的破坏,也有利于缓解疼痛。
十一、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全民健康教育阶段。
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饮食预防骨质疏松。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吸烟、过量饮酒、喝浓咖啡、摄取过多的盐、蛋白质过量等。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体育锻炼,日光浴。
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
二级预防:
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有骨骼疾病的家族病历、白种人、肤色白皙、骨架较小、体脂肪较少、已切除卵巢、未生过小孩、停经期提早、对乳品过敏的人较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欧美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
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等药物治疗,改善症状,防止骨折,降低骨折发生率。
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
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