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危机”问题,国外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为“思春期”或“青年期危机症候群”,这一症候群以苦恼、矛盾、激烈的冲突等内心活动出现,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忧郁、对人恐怖症、强迫神经症、无气力、劣等感或自杀等心理障碍。
对于青春期危机案例的理解与咨询,是临床心理学中研究病理现象的入口处。
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进行角色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活作准备,而父母的职业、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对孩子产生的潜在影响在青春期特别明显。随着青春期成人感的出现,青少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自我”。
“我是谁”、“我怎么样”、“我将来干些什么”等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有了很多关于“我”的思考,随之产生了一连串的困惑与苦恼。所以,这个关键时期,孩子需要父母给予良好的人格示范,以他们的一言一行给子女作出表率使子女明辨是非,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有家庭缺陷的孩子的困惑与痛苦,需要父亲或母亲真切的关怀与影响。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在同一个家庭的影响下,由于个体的潜质不同,其发展的轨迹也不同;但对家庭中的父母来说,正确认识自己与子女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引导青少年解决发展中的系列矛盾,帮助他们确立自我,顺利完成从童年到成人的过渡,走上独立之路,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是否专心学习常让家长忧虑,这呈现的往往是问题的表象,其根源是孩子们正在经历着一个身心成长的曲折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所以针对学习本身的具体教育则显得单薄肤浅。如果从内在成长动力去理解孩子们、去商榷对应措施,或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教育结果。
自杀是一种恶性的社会事件,历来引起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大关注。当自杀事件发生时,人们一般重视其直接诱因(如家庭问题,事业、经济问题或身体的、精神的疾患问题等),而心理咨询工作者则更加重视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心理的形成、准备状态(即自杀倾向的产生机制)。
无论剖析哪一个自杀的案例都可以发现,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首先是自杀的心理倾向的形成,然后加上自杀的直接诱因,才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自杀倾向者的心理特征常常具有二重性,在“唯求一死”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强烈的“希望被救助”的愿望。因此,心理的援助和对自杀的预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
人的自我充分发展,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这一倾向是推动我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如果一个人出现负性情绪和心理困扰,都是这一倾向被压抑的结果,要消除这种困扰,就要从整个人的适应情况入手,而不应当以治标的方法去改变他的某一行为。
如果我们的眼光总是集中在困难、挫折、烦恼和痛苦上,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被一种渗透性的消极因素所左右,就会把“黑点”看成大片阴影,甚至是天昏地暗。其实,这种倒霉透顶的感觉并不真实,而是一种含有严重夸大和歪曲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这种习以为常却又十分荒谬的心理倾向,也许正是我们心灵在地狱中煎熬,我们的人生走向最终失败的心理渊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