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等。大多起病于20~40岁。常见对焦虑障碍的认识有以下误区:
1、靠个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意志坚强面对情绪困扰,确实有积极作用,仅靠个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虑,还需要专业、系统的方法才能成功,如专业自助书籍、心理咨询,较严重的需药物帮助。
2、个人性格问题,必须将性格完全扭转过来,才可能克服焦虑障碍。可能有些患焦虑障碍的人性格内向,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因素,如家族遗传、脑内神经递质,长期沉重压力、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因此,无需刻意扭转性格,有针对性的处理才是关键。
3、只要定时按量服用精神科药物,就可以治愈。药物确实对焦虑障碍有帮助,但焦虑障碍的成因并非单纯生理因素引起的,个人适应不良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压力的错误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是相辅相成的。
4、生活上不时会出现焦虑的感觉,这些感觉出现就是患上了焦虑障碍。日常生活中有焦虑的感觉是人之常情,没有谁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忧无虑。首先,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过多”、“长期”、“不必要”;其次,要留意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不能上班、上学等。只有满足以上两条的焦虑才需要我们重视及处理。
5、患上焦虑症的人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只要学会放松心情、去旅游散心就没问题。放松心情、旅游散心,对缓解焦虑有帮助。焦虑障碍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焦虑情绪背后的负面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才是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