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发生机率有多大呢?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给关节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增高及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人工关节置换的数量呈连年增加趋势。而感染是关节置换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首次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1%左右。翻修患者发病率略有增高。
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呢?
目前已经被证实的危险因素包括:翻修手术、手术耗时较长、类风湿关节炎、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剂、有牙龈炎、甲沟炎、存在银屑病、足癣或皮肤溃疡、患肢存在开放性皮肤损伤,既往有骨髓炎或感染性关节病病史、长期静脉吸毒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等。
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感染常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假体感染通常由污染的血液或表浅的创口感染扩散至深部,术后即可表现为持续的关节疼痛;患者可出现局部皮温增高、肿胀和创口反复排出脓性液体,也可伴有全身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和出汗。慢性感染主要表现为逐渐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术后持续性疼痛,通常在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出现。对于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患肢持续性疼痛,甚至休息时关节功能良好时也发生疼痛,应高度怀疑发生感染的可能。
怀疑感染了怎么才能诊断呢?
目前对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没有确定的标准,临床以上常常需要结合以下几点来综合的诊断分析。
1、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仔细的查体是诊断感染的重要一环。比如,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特别是术后有较长时间的渗出可能提示感染。
2、实验室的检查:常规的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
3、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往往被认为是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低,特别是对于感染早期的病例,诊断意义不是很高。
4、病理诊断:病例诊断往往是在感染的后期,行关节翻修时,在术中取材。和细菌培养一样不适合早期怀疑感染的病人。
上述的所有方法都是综合的参考指标,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依旧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难题,当然这就更加离不开医生的工作经验和科室及实验室的设备水平。
诊断感染了怎么办?
对于关节置换来说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有感染了也不用过于恐慌。
我们对于早期确诊的患者给与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全程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减少患者发生清创翻修的概率。对于已经很明确的感染的我们主张做一期的彻底清创更换假体。对于感染后期,症状很严重的患者我们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行清创、一期或者二期翻修术。争取恢复患者关节的功能。让患者自由行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