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性好动,很多发育和损伤性问题不注意就难以发现,或是发现时已经形成固定畸形。在这之中,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家人带着孩子来问为什么孩子脖子歪了?下面就讲一讲最常见的原因。
先天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颈部和头面部向患侧偏斜畸形。
病因是各种原因引起胸锁乳突肌纤维化,逐渐挛缩导致斜颈外观。引起及纤维化的原因尚不十分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臀位产、产伤及牵拉等因素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出血、血肿机化、挛缩而形成。
临床表现上多见婴儿出生后,无意中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出现肿块,2~3周肿块渐变硬,不活动,呈梭形,指头大小。半年左右肿块逐渐消退,但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拉枕部并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随生长发育,双侧面部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变小,双眼不在一个水平线,严重者可以继发颈椎侧凸畸形。
根据临床表现,患侧胸锁乳突肌呈条索状挛缩,头面部偏斜即可明确肌性斜颈诊断。
但是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1、骨性斜颈 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体等,胸锁乳突肌不挛缩,X线检查可确诊。
2、颈部炎症 有淋巴结肿大,局部压痛及全身症状,胸锁乳突肌无挛缩。
3、眼肌异常 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斜视患者以颈部偏斜协调视物。
治疗上建议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显著。晚期斜颈可以手术矫正,但合并的其他组织异常(如面部不对称畸形,颈椎侧凸)则难以恢复正常。
1、手法矫正治疗:新生儿确诊后,每天轻柔按摩热敷,采用手法被动牵拉,适度向健侧牵拉头部,每天数次,每次10~15下。睡眠时应用沙枕固定。随着患儿生长,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每日数次扳正,坚持不懈,多数可获满意疗效。
2、手术疗法:适合1岁以上患儿,一般采用锁骨近端上一横指处,做横切口,对1~4岁患儿,病情轻者,仅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术后应用颈围领保持与略过矫正位,并经常把患儿下颌向患侧,枕部向健侧旋转。对4岁以上,斜颈严重者,可行上、下两端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伴有软组织挛缩者,须由乳突沿胸锁乳突肌切口,切除所有紧张的软组织,直至该肌完全松驰。缝合伤口,头置于略过度矫正位,头颈胸石膏固定4~6周,去除石膏后行头部被动牵拉练习。术中注意勿损伤膈神经、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做上端切断松解术应避免损伤在耳下通过的面神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