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适应症。(1)1型糖尿病患者;(2)口服两种以上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3)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4)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感染、慢性重症感染、外伤、手术及急性心、脑血管梗塞者;(5)糖尿病患者合并任何原因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6)明显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7)初诊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糖患者;(8)部分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垂体性来源的肿瘤、胰腺疾变、B细胞功能缺陷致病者。
胰岛素的类型及应用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速效和预混之分,制剂种类多,特性及作用各异。应用方法有:(1)皮下注射,包括间断皮下注射和持续皮下注射;(2)静脉注射;(3)粘膜吸收;(4)腹腔内灌注。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模式。(1)短期胰岛素治疗。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周;几乎每个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糖尿病前期者,均有可能在发生感染、手术、外伤或其他应激情况时需要接受短期胰岛素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静脉注射或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模式。(2)长期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最终B细胞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不能用口服降糖药或已合并糖尿病慢性合并症需严格控制血糖者。除少数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严重者可选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模式外,一般选用间断皮下注射胰岛素模式。(3)阶段性胰岛素治疗。指数月至1年左右,一段时间内采用胰岛素治疗,常用于急性肝、肾功能异常,合并慢性重症感染、短期内血糖过高者、合并妊娠及过于消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上述情况解除或缓解后即可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胰岛素皮下注射方式选择。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主要根据胰岛B细胞功能、血糖一日内变化情况及合并口服药情况综合考虑来选择具体方式。(1)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主要运用于B细胞功能衰竭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后期,多不需要合并口服降糖药,仅过于肥胖者或治疗后体重增加趋势明显者,可合用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治疗后仍需在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用量,协助血糖的良好控制。(2)每日4次皮下注射。其适应证与连续泵式注射者相近,主要是针对1型糖尿病和B细胞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用于伴发急性并发症,或在手术等特殊治疗前需严格控制血糖时,具体方式是于三餐前注射1个剂量的短效胰岛素,睡眠前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制剂。(3)每日3次皮下注射。适用于B细胞功能尚未完全衰竭,有一点基础分泌的2型糖尿病人,其他特殊类型需用胰岛素治疗者,有肝功能损害的2型糖尿病,或因工作午餐不定时的患者。常为早、中餐前各注射1次短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短效与中(长)效混合(或预混)胰岛素。(4)每日两次胰岛素注射。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注射方式,甚至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也用此种注射方式,即早、晚餐前各注射1次短、长(中)效混合(或预混)胰岛素。剂型和剂量的选择,主要依据平时监测的血糖水平。(5)每日1次胰岛素注射。主要用于口服降糖药治疗时空腹血糖不正常者,或仅一个时段血糖控制欠佳,且难以用口服药调整者。如仅空腹血糖不达标,可以在晨时或晚睡前注射1次长效或中效胰岛素;或中餐前后血糖水平不达标者,可于早餐前注射1次短、长(中)效混合(或预混)胰岛素。以上情况,口服降糖药均按原服用方法不变。
胰岛素注射剂量选择。初始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注射模式和注射用量,原则是由小量逐渐增加,单次用量可由4U起步,全天用量可按0.3-0.5U/Kg体重计算全天用量,分配至各次注射中用量(如下表)。
每日胰岛素注射次数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晚睡前
每日4次注射
2/5
1/5
1/5
1/5
每日3次注射
2/5
1/5
2/5
每日3次注射
3/5
1/5
1/5
每日2次注射
3/5
2/5
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注射胰岛素的皮下区域,主要是前臂外侧、腹壁和股前外侧。因局部血液循环不同,一般中、前臂外侧和腹壁皮下注射后,较股前外侧吸收快约两倍。注射胰岛素时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注射部位,一般晨时注射吸收快的腹壁皮下,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晚睡前选择股部,有利于胰岛素作用的维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