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血小板药物:
①阿司匹林。是历史最为悠久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它的功能主要在于: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阻断血小板产生血栓素A2,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②氯吡格雷。是第三代抗血小板药物。该药可导致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P2Y12构型不可逆的改变,从而阻断该受体介导的腺苷酰环化酶对ADP的激活。
③噻氯匹定是同一类药物,属第二代抗血小板药物,在90年代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近年来发现,噻氯匹定可导致骨髓抑制,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还可伴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3,因此逐渐被氯吡格雷所替代。
2、抗凝药物:
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药物。肝素是通过血浆中的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II(HC-II)发挥抗凝作用的。尽管肝素的抗凝血效果十分明确,但应用肝素时易伴发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国内市场上最常用的三种低分子肝素是法安明、依诺肝素钠(克赛)和速避林。法安明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半衰期为119~l39min。依诺肝素钠的平均分子量为4,200,是目前分子量最小的低分子肝素,半衰期为129~180min。速避凝平均分子量4,500,半衰期为111~234min。
② Fondapariunx(Arixtra,戊多糖磺达肝癸钠)是一种合成戊糖,是首个选择性抑制Xa因子的抗血栓制剂。
③ 口服抗凝药物中最为常用的是维生素K依赖的拮抗剂,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最负代表性的药物。华法林的抗栓作用有赖于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的明显下降。凝血酶原的半衰期为72h,因此口服华法林真正起作用至少需要3天,此时体内原有的凝血因子Ⅱ水平才会明显下降。增加华法林的初始剂量不能快速达到有效的抗栓水平,因为华法林不能加快原来已经合成的凝血因子Ⅱ的清除,高的初始剂量反而会因为蛋白C和蛋白S的合成减少和迅速清除而导致用药初始阶段呈高凝状态,甚至出现血栓并发症。
④Rivaroxaban(Xarelto)利伐沙班,是口服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研究表明,和华发林相比,不需要常规检测出凝血状态,和大多数药物间有很好的相容性。目前关于药物的临床适应症方面的研究正在全球进行中。
3、溶栓药物:
溶栓剂,顾名思义,能消融已形成的血栓。转染真核细胞(如大肠杆菌)可以大量扩增,产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具有更强的溶栓作用。尿激酶、链激酶和rt-PA是目前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和血管重建术后血栓形成的主要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