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脑和头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的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的狭窄,有些狭窄性病变甚至可能逐渐发展至完全闭塞性病变。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和脑缺血性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脑卒中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亚临床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症状性卒中。
近1/3卒中的发生与颅外颈动脉的阻塞性病变,尤其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有关。文献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75%的患者中,1年内发生卒中的可能性为10.5%,5年内为30%~75%;颈动脉狭窄程度在70%~90%且合并脑缺血的患者中,1年内将有26%~28%发生卒中。由此可见,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和脑梗塞密切相关。
二、检查方法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比较简便,是一种非创伤性且费用不高的检查。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颈部听诊就可发现;使用颈部B超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狭窄患者并判定其狭窄程度。进一步的检查可以进行CT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检查,或直接进行血管造影,以便明确狭窄的程度、范围,还可以对斑块的性质进行判别,早期发现不稳定的斑块,及时处理,预防更严重的血管事件或卒中的发生。
三、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等等。过去严重颈动脉狭窄几乎都在60岁以上,但近来40多岁乃至年纪更轻的病人越来越多。一般认为,颈动脉狭窄的年轻化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年轻化有关,与情绪、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密切关系。因此,45岁以上,具有以上两项危险因素者应接受颈动脉筛查。
从上述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看,和卒中分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反过来更说明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和脑梗塞间的密切关系。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酗酒、肥胖、年龄。
对于存在颈动脉硬化或狭窄甚至闭塞,有卒中危险的患者降糖、降脂、降压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同时,要治疗原发病,控制肥胖、酗酒、抽烟等危险因素,同时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四、颈动脉狭窄治疗
一般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
1、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来源。手术已经开展多年,比较成熟,这种手术的优点是:术后发生再次狭窄的几率不高,一般一年以内发生再次狭窄的比例不到10%。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疗。
3、介入治疗:主要有颈动脉支架成形植入术 PTA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术后复发狭窄,再次手术的机会就不太高了,一般只能采用药物治疗。
相关文章